初中生物后进生转化案例分析
后进生具有的潜能
1、没有尖子生骑虎难下的心理包袱。
光脚的不怕穿鞋的。打个比方,你就是一流氓无产阶级,一无所有,没有包袱。就象马老爷子说的:无产阶级失去的只是锁链,得到的是整个世界。尖子生背负着过高的期望值,越是大考心里越紧张。他们的心态是不要失去什么,而你的心态是得到什么,两者有微妙不同。骄傲自负、盲目轻敌与临场紧张相交织,致使尖子生实战落马的并不鲜见。
2、具有比尖子生大得多的提分空间。同样时间内,学习成绩越低的,越容易大幅提高分数。如果以成绩为y轴学习时间为x轴画曲线,开始曲线呈正比,随之一阶导数下降直至趋近于零,成绩提高缓慢甚至越过极大值点略有下降。此时尖子生已熬到疲惫,而差生如饿虎下山。
3、头脑还没有熬成进退两难的夹生饭。一些中上等学生成绩到了一定程度很难再提高,因为他对知识的理解处于似懂非懂、一知半解的地步,走进了某种先入为主的思维盲区,要想校正比重学都费力。而你一张白纸能绘出更新更美的图画。
4、在优化学习方法和学习效率上,有更大的自由度。中上等学生多年养成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是很难优化改变的,因为他有成绩的包袱在。学习方法的优化有一个过渡期或称适应期,这期间成绩会暂时处于低潮不升反降,人们一般只盯短期效益,不会有革新学习方法的魄力。而差生则无成绩的包袱,正是选择最佳学习效率的机会。
5、更易建立完整系统的学科知识体系,融会贯通,一通百通。差生大多对前面高一、高二的内容还有很多空缺没有了解和掌握,因此他必须从高一到高三的内容同时学。他没有时间象正规军那样,按部就班地一个一个知识点地打堡垒战,而是前后贯通,相互联系,把学科知识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去把握。那种把科学知识体系割裂成一个个孤零零知识点的做法是应试模式的怪胎,事倍功半。
6、具有比应试模式制造的尖子生怪胎更广阔的知识结构。应试教育体制的好学生是什么人?就是指除了课本知识和考试内容外,什么都没学的人,指那些从不读名着却熟知其作者是谁、中心思想是什么的人,指那些从没进过实验室却能在理综卷子里高谈阔论创新型实验设计的人。而差生,至少一部分差生,他们在疏于应试学习期间,阅读了更多的课外书,知识面与思维更开阔,反而有助于在高考中拿分。
7、差生对应试中的问题有更透彻的认识,更易解决之。差生在长期的挫折中对错误有了丰富的经验,考试中的问题已充分暴露。错误和问题嚣张之时,就是它们灭亡之日。高考前问题暴露的越多,高考中犯的错误就会越少。这是差生独有的优势。
8、最后一条也是最重要的,差生有一颗不甘被歧视的自尊心。
好了,从认识到自身的优势开始,妨碍自信的坚冰已经打破,理想的风帆已经扬起,接下来离成功还会远吗?也许你就是高考竞技场上的那匹黑马。

中考复读学校

中考
中考,全称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是检测初中在校生是否达到初中学业水平的水平性考试和建立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的高中选拔性考试;是初中毕业证发放的必要条件,考试科目将国家课程方案所规定的学科全部列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范围。学生可根据中考成绩报考相应的普通高中、职业高中、中专、中技、中职等。
如何实现中考目标,从心理学角度讲有3个要素:
一:知识的贮存和能力层次;
二: 心理状态的 调节;
三: 应试策略的把握。
如何迅速地、科学地把握这3个 环节是十分重要的。

常见问题
学生在复习中常出现以下一些现象

基础缺乏
01
缺乏对教材的系统复习,以及对基础知识、语法项目等进行小结整理,知识结构松散,理解模糊。没有静心对中考题进行深入研究,盲目搞“题海战术”,耗费了大量时间却收效甚微。
建议:教材是学生复习和考试命题的依据,舍“本”求利,会得不偿失。即将备战中考的考生需关注自我复习能力的培养,学会归纳语言点,理清脉络。脑子中只有清晰完整的“知识网络图”,才能在解决具体问题时得心应手。

初中生物后进生转化案例分析
初中生物后进生转化案例分析
实践告诉我们:做好差生的转化工作至关重要。怎样来做好差生的转化工作呢?实验研究表明:认真分析差生学习上的心理障碍,并研究相应的对策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一、学习心理障碍分析
后进生具有明显的自卑感、失落感。由于差生学习成绩差,一时无法弥补他们在群体中的落后位置,家长埋怨,老师指责,同学歧视,导致他们自暴自弃,不思进取。形成一种心理定势,我不如人,长期生活在一种颓丧、抑郁的氛围中,对学习丧失信心。学习上遇到困难不敢向老师同学请教,不愿意暴露自己的弱点,怕别人讥笑,结果学习上遇到的问题得不到解决,形成恶性循环。多数差生也想把学习搞好,家长也希望他们成才。但由于基础太差,总是学不好。于是得不到老师的重视,同学的关怀和家庭的温暖,常常陷于痛苦忧伤难以自拔的心境之中,情绪波动,性格浮躁,导致悲观消极的压抑心理。学习上不肯用功,思想上不求上进。只图安逸自在,玩字当头,混字领先。怕动脑筋,缺乏吃苦精神,不愿意在困苦中学习。由于差生得到的常常是批评、指责和嘲讽,因此,对老师的教育产生反感,形成逆反心理。普遍的差生都缺乏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对自己的学习目的不明确。总感觉一天不知道该做什么,对什么都不感兴趣,结果什么都做不好。问卷调查表明:90%的差生课堂注意力不集中。他们心里想集中,但集中不起来。所学的知识记不住,记住了也很快就遗忘了。差生在学习中不善于抓住问题的本质特征,表现在接受能力差,孤立地看待问题,不善于将所给的问题转化为熟悉的问题加以解决。
二、我的原则及对策
作为一个人民教师,对学生特别是对差生,要做到:诚、爱、严、宽、实。现结合前面介绍的案例,具体以诚阐述我的做法。
首先要摆正自己与学生的位置,要认识到教师是传道授业解惑者,同时教师又是以学生为报务对象的,即教师是为学生服务的,教师的任务不仅是教知识,讲道理,更是为促使学生成才,成人而创造条件。要让学生相信你,愿意你为他服务,你就必须坚持一个诚字,以诚待人,以诚取信。
例如我班杨禹鑫同学。该同学转到我班后,对我存有严重的戒心,对我敬而远之,我几次找他谈心,都因他保持沉默而不果而终。但我并没有因此而气馁,还是坚持找他谈心,并冒雨到他家家访;我把他调到最前排,以提高他的学习效果;我主动为他补习生物学,我的诚意逐渐打消了他的顾虑,他开始跟我有话了。后来我了解到该同学父母都是经商的,父母无暇照管他的学业。其实,该同学并不如传说中那么坏,而是因缺少管理,缺少关心和缺少指导而在行为规范方面有所欠缺,他也不象传说中的那么愚,除了因一些客观原因和主观上不够努力而学习成绩较差外,其他的天资并不差。他自己会装修自行车;会装卸电脑,尤其在文艺方面还很有天分。我觉得对这样的学生要辩证地看,应该主动地多关心,帮助他扬起成才的风帆。我鼓励他参加校艺术节的比赛,以发挥自己的特长,果然他在比赛中一举夺得歌曲演唱一等奖。在他过16岁生日时,我特意买了十六寸的鲜奶大蛋糕去祝贺。他激动地说:老师,我一定要好好学习,争口气!现在这个同学在各方面都有了较大进步,不少老师都说他变了,换了一个人似的。我体会到,只要你诚心诚意地去为学生服务,并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即使冰山也会被你融化的。
在这十几年的实际工作中,我体会到,对卫中而言:差生的转化是至关重要的,是难点,也是重点卫中的升学率要有所突破,关键在差生的转化上;卫中要落实人人成才的目标,重点就在差生转化上;我们的班主任工作要有所突破,难点就在差生转化上。我们大家都来关心差生,爱护差生,差生就不会再差下去,这样,我们的人人成才就可以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