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进生转化研修心得
后进生形成的成因
后进生是指目前在学校存在的部分行为习惯差、学习习惯差、思想品质差、无自觉性、学习能力差的学生。很多人认为,后进生的形成,完全是学生自身造成的,其实,这只是其中的一个因素而已。后进生的形成的原因主要来自学校、家庭、社会和自身四个方面。
一、学校的原因:
在我对我校的后进生作的调查情况中表明:在100名后进生中,与学校教育失误相关的有65人,占后进生总数的65%。这是一个严峻的事实!
1、错误的教育观念,制造了后进生
在问卷调查中,有近80%的学生迫于过早认定而自暴自弃或越学越后进。他们说:我们上学的第一天,校长和老师就对我们说:‘你们要好好学习,才能考上高中、大学,这才算有出息!有的说:班级、学校评’三好‘,就是看学习好。有的甚至说:学习不好,不是让我们降级,就是让我们回家反省,甚至有的竟撵我们出教室,放我们的长假。教师这样对待我们,我们还有啥学头儿?……这些道白充分揭示了错误的教育观念,首先导致了后进生产生的后果。
2、教育方法失当,逼出了后进生
在我们的调查中,无一例不对教师错误的教育方法提出批评。这些错误的教育方法包括:随意批评,不分场合;肆意挖苦,不留情面;侮骂动打,不讲师情;撵出课堂,不准听课;只知训斥,不讲说服;状告家长,转嫁教育;强其调班,发难校长;弃之不管,任其东西……上述种种,直接带来的是师生的对立,把站在后进边缘的学生逼进了后进生的群体。在我们的调查中,由于教师的教育方法失当而使学生成为后进生的,占被调查总数的40%。
3、班主任工作失误,导致产生了更多的后进生
前面曾提到,由于教育方法不当导致学生成为后进生的占调查总数的40%。在这40%中,涉及到班主任工作失误的占绝大多数,主要表现为:
(1)偏爱失误。偏爱少数尖子生,致使后进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大减,越来越后进。属这种情况的后进生占总数的近一半。
(2)非正式群体工作失误。无视友谊与小团体的界限,把本不后进的学生推到后进生一边。属这种情况的后进生占总数的近21%。
4、学校管理失误,管出了后进生
调查表明:后进生的出现与学校管理失误密切相关。学校管理的主要失误有:
(1)尚有近三分之一的校长的首位工作是抓钱,导致德育工作被忽视;
(2)有近70%的校长不抓教学,而抓教学的教导主任近半数对教学抓得不力;
(3)以罚代管、以撵代管、以处分代管,这种管法虽涉及到的学生不多,但涉及到几个便有几个成为后进生,命中率极高。
5、教师教育思想不端正
片面追求教学分数,把教书放在第一位,育人只为教书服务,忽视对后进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6、教育方法简单生硬
对学生诱导少,压服多;教育少,告状多,使后进生丧失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对教师产生逆反心理,并放弃对该学科的学习。
7、过频地调换教师
二、家庭原因:
1、错误的学习目的教育
调查表明:由于家长对子女的错误的学习目的教育与引导,从而导致子女成为后进生的,占调查总数的40%。40岁以下的家长则多以对市场经济大潮冲击的体味去教育子女赚钱。在这种教育下,使有的埋头苦学而不思品德端正;有的苦学不成便自暴自弃;有的干脆不学而去逛市场,与不三不四的人交朋友。
2、娇生惯养思想严重
家长对孩子过分的溺爱,对子女百依百顺,使学生在上学前就养成了诸多的坏习惯,家中的小皇帝到了学校就成了校园中的小霸王。
3、父母教育方法不当
与父母教育方法不当相关的后进生在所有家庭教育归因中占的比例最大,高达42%。主要表现为粗暴打骂、溺爱袒护、放任自流。若孩子有错,有的辩解包庇,有的甚至教育孩子越坏越好,大了到社会就不会吃亏;有的则随便打骂孩子,或干脆不管。
4、家长自身不完善
调查表明,与父母自身不完善相关的后进生占调查总数的32%。这种不完善,一是表现为父母经常吵骂、大打出手,从而导致子女对爱的失落,对生活的失望,性情孤僻,性格暴躁;二是表现为父母缺少对人生的正确追求,或追求吃喝玩乐,或迷恋于扑克、麻将,从而导致子女对学习的淡漠,不思进取;三是表现为父母生活的不检点,或追求吃穿打扮,或与婚外恋人厮混,从而导致子女不想学。
5、家庭残缺与再婚家庭
在被调查的后进生中,有7%的后进生父母有一方不全,使子女失去父爱或母爱,不能像正常家庭子女那样,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从而导致子女冷漠、孤僻、忧郁的性格,对什么都没有兴趣,不思进取,而成为后进生。
6、父母系个体营业者
我们的调查显示:后进生中有11%的父母是个体业者。这些父母整天起早贪晚地忙于作买卖攒钱,无暇问及子女的品德与学业,无暇对子女进行教育与辅导;其中有甚者,面对子女的后进竟亮出大把钞票慰藉、安抚子女,致使有的子女用钱雇用同学写作业,养成了好逸恶劳的恶习。
7、父母外出打工,自身文化不高
为顺应当前的形势和生活所迫,年轻的父母们多数都在外面打工挣钱,挪下的子女不是爷爷、奶奶照顾,就是外公、外婆照料,或是亲戚邻朋代管。而这些人总是担心没带好后不好向其父母交待,所以在照顾过程中,一般不会严加管教;加之自身文化水平低,想辅导也没这个能力。于是就抱着只要不哭,能学多少学多少的太平观念过日子。
三、社会原因:
1、社会舆论的错误导向
当前的报刊、广播有关教育工作的报道,时常可以发现错误的导向。诸如:对一所好学校的评价基本是以升学率、走出了多少名牌大学生作标准,对升学率高的教师给予重奖,有的集团、公司、乡镇对考上大学的奖以上千元奖金。受社会错误导向影响的后进生,占被调查人数的12%。
2、社会风气不正
调查表明:主要由于受不良社会风气影响而成为后进生的,占调查总数的17%。社会不良风气对学生影响较大的是官僚主义、以权谋私、行贿受贿、拉关系走后门等,使一些是非判断能力不高的学生沿着羡慕、模仿的路线下滑而成为后进生。
3、黄色文化毒害,灰色文化熏陶
黄色录相、书刊对少年儿童的毒害已多为人知,灰色文化却尚未引起人们的警觉;歌词既不黄、又不反动,无非是爱呀、情呀、不问前程地潇洒走一回之类,连学生最喜欢看的动画片,有的也渗进了情爱色彩,这样使许多学生恢心丧气,不思进取。校园里响彻着清脆的带灰色意味的歌声,而学生则不思增长本事地去空手潇洒!……我们的调查显示:主要因有害文化熏陶而成为后进生的占调查总数的11%。
4、社会上行为不端者的影响
小学生渴望在同龄人中寻找知音,但鉴于他们是非判断能力较低,一经与社会上有劣迹的人搭上手臂,很快就会成为后进生。调查显示:主要鉴于这种影响的后进生占调查总数的6%;青少年违法犯罪归因专项调查显示:主要鉴于这种影响而走上犯罪的占调查总数的9%。
四、自身原因:
学习后进生属智力正常的少年儿童,与学习好的学生比较,其差异主要表现在:
1、兴趣离异与兴趣转移
主要因教师讲课枯燥乏味,让学生死记硬背,给学生留下了做不完的作业而丧失学习积极性,从而成为后进生。
2、意志品格低下由此而成为学习后进生的,占调查总数的半数以上。
3、抑制力品格低下
这是绝大多数后进生的共同弱点。有的表现为对外来刺激的抗干扰能力较低,有的表现为对主观不良情绪的抑制能力较低。
4、学习动机不端正
后进生的学习动机构成主要有两类,一类为升大学而学,一类为将来赚大钱而学。于是,有的当感到将来升学无望时便急转直下而后成为学习后进生,有的当很难使学习与挣钱挂起钩时便淡漠学业,不仅成为学习后进生,而且由于因钱的支使,又极易成为品德后进生。
5、自身的个性急躁,好动、好斗,自制力差等。
后进生的非智力因素品格低下不是固有的,是学校、家庭教育影响的结果,但主要责任在学校。


初中生复读学校

中考复读
学校选择


选复读机构首先要了解清楚复读机构是否具有办学资格以及学校的办学年限。具体来说,对于社会力量办学的复读机构,应该检查其是否具有社会力量办学许可证,许可证是否经过年检,里面有没有中考复读这个项目,三者缺一不可;其次,要看复读学校的师资力量,环境设施,学生的中考成绩,学校对复读生思想引导和心理引导的关注程度如何等;再有,复读班最好实行封闭式管理、全日制教学;最后一点,应该实行分层次分班教学,甚至可以考虑按科目开特长班。

复读学校


家长和学生在选择复读学校的时候往往看重的是名气和办学实力,这样的选择并无不妥。但是结合实际的经验,家长和学生很容易忽略地理位置上的考虑,而恰恰是由于只图上知名机构,交通的不便和往返奔波,不仅大大降低了学习效率,甚至使一些学生半途而废无法坚持到底。地理的因素很重要,比如一些学生家长咨询了半天,但最后还是觉得地理位置太远,不太方便。如果没有家长接送,每天长途奔波很容易使学生坚持不下来;另一方面中考复读和高考复读还不一样,中考复读规模不像高考复读那么大,能够覆盖的周边范围有限。受规模、办学住宿的条件限制,普遍还是就近选择的比较多。



中考复读学校招生啦
学校拥有一支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他们大部分都是资深老师,他们不但素养高、教学能力强而且教学经验丰富。 我们队伍之中有经验丰富的校长;有德高望重的中考研究人,我们的孩子保驾护航,何愁我们的孩子考不上好的高中。除此之外,我们还有之江教育联盟指点和帮助,所以杭州之江中复中考成绩将会战功赫赫,硕果累累。



学生管理制度

(一)大纪律
1、不准打架斗殴,不准唆使校外人员来校殴打学生,严禁打群架。
2、不准下河下塘洗澡。
3、不准谈情说爱。
4、不准进网吧、酒吧、台球室等 有害身心健康的娱乐场所。
5、不准翻围墙、订外卖。
(二)惩罚措施
如发现以上行为,学校将联系家长,劝其转学或退学。
中学生复读学校
公德规范规定
1、 同学之间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团结和睦;对待同学要有平等意识,要有爱心,要有豁达的心胸。
2、 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爱护弟妹,严于律已,平等待人。
3、 尊重别人的人格,不随便拿他人的东西。
4、 拾金不昧,捡到他人钱物要主动交还失主或学校。
5、 爱护公物,爱护环境,不攀枝折花,损坏公物要主动赔偿。
6、不要随便进入其他班教室、 寝室或教工住房、办公场所,如需进入,须经允许,办完事后立即离开。
7、 参加升国旗,学生集会等活动要认真、严肃、守纪,不能讲话、迟到、缺席。
8、服饰整洁,举止端庄,谈吐文雅,爱清洁,讲卫生,讲文明,有礼貌。
(二)惩罚措施
如发现违反以上规定的行为,学校将向全校通报批评。




GRADUATION
后进生转化研修心得
后进生转化研修心得
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由于每个学生的家庭环境、社会环境、自身的心理素质和基础不同,每个学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每个学校,每个班级都会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学困生。后进是班级的落伍者,做好他们的工作难度很大,而且后进生常常屡教不改。如果借此而放弃对他们的教育,岂不是有悖于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称号吗?再说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素质教育核心之一就是面向全体学生,只有全体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才能使得全民族的素质得以提高,只有从实际上消除大量的学困生存在的事实,才谈得上面向全体学生。这里我想就我多年的教育教学工作,并结合本次研修的学习成果谈谈如何赏识后进生,转化后进生。
一、分析原因,对症下药:后进生形成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学生的个性心理发展受诸多方面的影响,不可能每个学生都平衡发展,因而导致部分学生的潜在能力在学习之初不可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具体表现在一部分学生在智育方面没有突出的表现,有的甚至处于滞后的状态。如果开展多种多样活动,扩大教育评价的范围,就可能收到很好的效果。后进生形成的原因有性格、兴趣、信心等非智力因素;家庭、社会及学校、班级因素;最具典型的学困生有如下类型:1、学习不得法型。这类学生学习刻苦努力,花费了不少功夫,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可成绩往往不与付出成正比,表现为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难以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不能举一反三。2、贪玩懒惰型。这类学生生性好动,十分爱玩;智力正常,但缺乏学习的动力,经教育有悔过自新的决心,但一遇到玩,就无法自制,他们依赖性强,独立性差,不善于用理智支配自己行动,意志薄弱,易于盲目的接受同伴的邀请或参与社会的不良活动;学习只求速度不求质量,对老师布置的作业,常常不认真对待,应付了事。3、知识断层型。有的学生由于个人的疾病,家庭的变化,社会的不良影响等影响基础知识的掌握,基本技能的提高。基础不扎实,新旧知识难以连接,知识就会出现断层,后继的新知识学习就无法进行。4、情感中断型。这类学生学习过程中常常以失败者的心态迎接新知识的学习,久而久之,使之缺乏自信心;学生学习信心减弱,学习无兴趣,学习情绪低落,从而逐步与教师、同学和家长疏远,导致学习情感和师生关系的情感中断。老师转化后进生就像医生给病人治病一样,要分析原因,对症下药。
二、转化后进生生,爱先行。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很多老师没有真正地体会到这点。对差生的教育,切记简单粗暴。首先,要把心交给差生。差生的形成有两种:一种是客观上的属于智商较低。二是主观上学习不努力、好玩、不专心听课,久而久之,后一类差生就更加无视学校纪律,经常迟到、旷课,学习成绩一天比一天差。因此,作为一个教师必须主动接触他们,亲近他们,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知道他们目前的家庭情况和个人的想法,教育他们,做他们的朋友,愿为他们排忧解难,将心比心,只有这样才能使他们扬长避短,看到光明和希望,才能刻苦努力学习,迎头赶上。老师们对优等生关爱有加,呵护备至,从座位编排到课堂提问都是优先考虑,而对后进生却没有这样的礼遇,常常恶语相对,冷眼相待,或者是对他们采取不闻不问的态度。久而久之,促使后进生形成了我行我素、自暴自弃,不求上进的心理,他们厌学逃学,甚至与老师作对。产生这种局面是与老师的态度有很大关系的。这是一种错误的教育方法。据心理学家分析,后进生普遍比较自卑,缺少自信心,处处自认不如别人,性格孤僻,较少与其他同学来往。他们往拄抱着一种破罐子不怕摔的心理,自暴自弃,对老师、同学和父母等人在很大程度上抱着逆反敌对的心理。他们最怕也是最恨别人批评他,歧视他。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喋喋不休地批评和数落他,学生不但不会体会到我们对他的良苦用心,反而认为是我们在针对整他,激发他的逆反心理,起到了教育的负面作用。因此我们必须用真诚去对待后进生,用爱心去感化后进生,帮助学生消除他们的自卑心理,重扬理想的风帆。因此教师在与学生接触过程中要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做到上课充满激情,对学生一视同仁,特别要尊重和关心学困生。对待学困生,教师要经常与他们接触,多参加他们开展的一些活动,找其谈心,使他们感觉到教师对他们寄予的厚望,认识到学习的意义和责任。俗话说:数子十过,莫如奖子一功。让学困生明白,学习有困难不要怕,重要的是积极主动与老师配合共同去把学习大道上的障碍物搬掉,使他们亲其师,信其道。我们要摆正自己的角色地位,淡化自己的老师权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理解,做他们的知心朋友,摒除师生之间的隔阂,使他们在感情上接受我们。这样学生就会喜欢你,同时也会慢慢喜欢你所教的学科。
三、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老师要帮助学困生找到适合自已的学习方法。大部分学困生在学习上思维有严重的惰性,缺乏学习的主动性,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教师必须使他们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激发学生兴趣,强化学习意志,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渐克服思维上的惰性,以非智力因素来弥补智力因素的不足。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分层教学,要创设情境让学困生主动参与,创造机会让学困生表现自己的才能,减少学困生学习中的挫折感,使他们尽可能多地获得老师的肯定、表扬和同学们的赞许。例如:在小组合作中让学困生代表小组发表意见,这样使学困生在小组合作中能注意收集各种信息,回答时是代表小组意见容易获得成功的喜悦。学困生的作业差错率往往很高,教师批改作业时,不要一看到答案不对就打×,应分析思考的过程是否正确,是否合情,指出对的部分,划出错的地方,待其订正后,再给予评分。如果订正对了,还可以打优给予鼓励,为了激励学困生,也可以在他们之间开展竞赛,看谁进步快,让学困生感到努力不断见效,拼搏就会成功,增加学困生学习的自信心,提高学习的兴趣。
四,善于发现后进生的优点:每一个人都有好的一面,即使是后进生他们也有好的一面,比如:劳动积极,上体育课时篮球打得很棒,我就抓住他们这点去发挥他们的长处,在班会课上表扬他们,对他们说:其实你们很聪明,只是自己没有发现自己的长处,把它埋没了,虽然你们学习差,纪律松懈,但是,只要你们努力,相信你们一定赶上成绩好的同学。因此,每个教师都要善于去寻找后进生的闪光点,哪怕一点点的优点,都去抓住它,使它成为指引后进生的一盏明灯,指引他们看见自己的长处,增强对自己的信心,刻苦努力就会成为成功的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