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城通榆初三复读学校哪个好?,浅谈班主任教学中“恩威并用”的教学艺术

白城通榆初三复读学校哪个好?,浅谈班主任教学中“恩威并用”的教学艺术
为什么要向错误学习

  浅谈班主任教学中恩威并用的教学艺术

  文/丁世梁

  教学是一种艺术,而且必须得讲求艺术。这里我强调了班主任。为什么呢?因为班主任和学生们朝夕相处,时间长,交流的层次深。那不只是课堂上的交流和沟通,而在于是非的严判,人生的引领。它关系到一个人心灵的刻画,成长的积淀,未来的发展。班主任和学生之间远远超出师生关系。教师是学生的挚友、亲人,是一位值得学生一生尊敬的人。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晨’,所以班主任必须要为自己的言行举止负责,必须为学生一生的成长负责。因而班主任在教学中就必须讲求艺术。

  教学中采用恩威并用的教学方法能有效地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对于一名学生,我们既要看到他的缺点,又要看到他的优点,不能包庇缺点,让其孳生,也不能泯灭优点,让其丧失自信心和进取心。对于优点要鼓励,使其被充分开发利用;对于缺点也要严惩不怠,决不放任自流。优秀学生也需要批评。学生的成长不能缺乏鼓励,但也不能让鼓励泛滥,因为泛滥会成灾。就象小语课文《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在学生成长中也需要另外一种声音--批评。但对学生批评后,就不可避免会对学生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可能会使学生情绪低落,也可能使师生之间产生距离,形成叛逆。如何解决?这就需要恩威并用的教学艺术。

  如何化干戈为玉帛呢?打个巴掌,给个甜枣。就是在严厉批评学生后,教师要及时关心、亲近学生。一是给他个台阶下,二是卸下他的思想包袱,让其从失落情绪中很快调整过来,尽快适应教学环境,尽快投入到学习中来。因为只要让其知道是非对错,知道教师是针对行为、品质,而不是针对个人;老师是在帮助其改正错误,老师是他的朋友,在帮他,而不是仇敌,在害他;老师并没有因为他错了而冷落他,认为他不是好学生就可以了。老师还在关心他的学习,关心他的成长,就如父母批评、斥责他一样,那只是爱的一种表现。师生之间就如父子、母子间一样,怎样也抹不掉的是那份爱。此时只要有和风细雨就能抹平学生的伤口,因为他们还是小苗,还很脆弱,既要扶正,又要呵护。这时把被批的学生叫到身边,给他温柔地讲人生道理,指明其行为的危害性,点明老师对其帮助的真心,就能消除心理隔阂。记得上届五年级有个老大难--王晓楠,什么作业也不写,课堂上还总捣乱,惹得每个教师都气愤不已。后来合班分到我班后,却让他在级部的坏声音销声匿迹,很多老师都不解地夸我、问我。其实我就是采用了恩威并用的教学艺术。我是既批评其行为之错,又讲道理安抚。让他感受到老师这位朋友真挚的心,感受到我们这个集体的温暖,知道大家都在尽力维护班级的荣誉,谁也没有排挤他,而是在关心他,他便不知不觉真诚地投入到维护班级利益中来了。虽然他现在已经上初中了,但还时不时的回来看我。这让我很感动,也很有成就感。作为一名教师还有什么可求的呢?

  风雨过后见彩虹,当你做到细微处时,你就会发现一颗颗天真、真挚的心,就在你经意的处理中和你走的是那么近,在你身边会有那么多你为之动怒却又和你心心相融、真挚不二的好学生,好朋友。这也许就是我所教的班级总是充满热情、情绪高涨,师生间总是那么真挚、融洽,班级凝聚力总是那么强的重要原因吧!

  特别是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自我意识的增强,叛逆心的孳生,这种恩威并用的教学艺术更显重要。

  让我们把握生命中的每一天,向和谐校园的彼岸前行。用我们无边的爱扬起学生理想的风帆,使学生温馨的小船在知识的海洋中自由翱翔,奋勇前行。当我们共同努力,不懈地摇桨,和谐校园的乐章终将奏响。

查看更多...

中考复读学校

中考

中考,全称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是检测初中在校生是否达到初中学业水平的水平性考试和建立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的高中选拔性考试;是初中毕业证发放的必要条件,考试科目将国家课程方案所规定的学科全部列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范围。学生可根据中考成绩报考相应的普通高中、职业高中、中专、中技、中职等。

如何实现中考目标,从心理学角度讲有3个要素:

一:知识的贮存和能力层次;

二: 心理状态的 调节;

三: 应试策略的把握。

如何迅速地、科学地把握这3个 环节是十分重要的。

常见问题

学生在复习中常出现以下一些现象

基础缺乏

01

缺乏对教材的系统复习,以及对基础知识、语法项目等进行小结整理,知识结构松散,理解模糊。没有静心对中考题进行深入研究,盲目搞“题海战术”,耗费了大量时间却收效甚微。

建议:教材是学生复习和考试命题的依据,舍“本”求利,会得不偿失。即将备战中考的考生需关注自我复习能力的培养,学会归纳语言点,理清脉络。脑子中只有清晰完整的“知识网络图”,才能在解决具体问题时得心应手。

为什么要向错误学习

  为什么要向错误学习

  学期初的一天,佳乐又在教室外面吃起零食,文文拉着她来到我面前:老师,佳乐在外面吃零食,我制止她,她还不服气,又给咱班扣分了。佳乐翻了翻眼皮,使劲瞪了文文一眼,生气地说:就知道告状!我看了看佳乐说:你怎么又在外面吃零食啊?佳乐忙说:低年级的小朋友经常在外面吃。我说:为什么要和低年级的学生比呢,他们还小啊!她一听又说:东洋昨天还在外面偷吃零食了呢!看着她那理直气壮的样子,我无奈地笑了笑:你来说说,在外面吃零食的做法是否违反咱们学校的规定?是否有利于你的健康?她又分辩道:那别人也在外面吃过零食啊?又不光是我自己。我拍拍她的肩膀说:先别说谁做过这样的事,你就说说做这事是对还是不对?她低声说:不对。既然不对,你为什么还要向错误学习呢?我反问道。她支支吾吾地说:我没向错误学习啊!你明明知道在外面吃零食是不对的,那看到别人在外吃零食,然后你也在外面吃起来,这不是向错误学习吗?我问道。佳乐低头不语了。

  看着佳乐,类似的许多情景浮现在我眼前。犯了错误后,许多学生都曾说过:某某同学也那么做了!那语气、那神态似乎在表明别人先错了,自己后错了就可以不算错了。他们为什么要向别人的错误学习呢?

  一番思索之后,我组织学生召开了题为为什么要向错误学习的班会,面对这样的问题,学生们都感到奇怪:我们没有向错误学习啊?当我把一个个例证和盘托出时,学生们无语了。原来,他们处于一种无意识的向错误学习的状态,自己并没有感觉到。这种无意识状态如果不及时纠正,孩子就会形成一种消极心理,甚至会形成向错误学习的无意识习惯。在我们成人的世界里,类似的向错误学习的例子也不少见啊!班会过后,为了彻底纠正学生向错误学习的不良意识,我又组织学生开展了做好自己的践行活动,作为本次班会的延伸,效果较好。

  如今,几个月过去了,每当有学生犯错误的时候,他们不再用别人的错误来当盾牌了,因为他们拥有了不能向错误学习的意识。当这种意识引起他们的注意后,他们才会明白:别人的错误不能成为自己犯错误的理由。作为教师,我们赶快给处于无意识向错误学习中的学生们提个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