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共26题)
1.被誉为“现代设计之父”的艺术家是( )。
A.莫里斯 B.萨穆尔·宾 C.尤金·盖拉德 D.埃米尔·盖勒
2.竹画是中国绘画特有的专科历史悠久,下列画家中被称为“湖州竹派”的画家是( )。
A.文同 B.郑板桥 C.钱选 D.唐寅
3.如图1,( )是我国北方民间剪纸中一个典型的形象。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A。
2.【答案】A。解析:文同,北宋画家,擅长画竹,人称“文湖州”,可称为“湖州竹派”始祖。
3.【答案】B。
4.【答案】A。作品是宋代梁楷的写意人物画代表作。
5.【答案】A。解析:意大利比萨大教堂属于罗马式。
6.【答案】A。解析:该图为朱耷作品《鹌鹑图》。
7.【答案】C。
8.【答案】D。解析:黄胄在画坛被称戏称为驴贩子,因其独特的人生经历使得驴这一形象在他的艺术创作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他的笔下的毛驴可与齐白石笔下的虾相媲美。
9.【答案】D。解析:庚斯博罗善于捕捉绘画对象的特点。他运用色淡而经常闪烁的色彩和松散。庚斯博罗的笔触在他的作品中营造出一种自发性和新鲜感。他最著名的作品有《蓝色男孩》、《西登斯夫人》、与《晨间漫步:威廉·哈利特和他的妻子伊丽莎白》。
10.【答案】B。解析:变线——与画面不平行的线。在透视图中有消失。原线——与画面平行的线。在透视图中保持原方向,无消失。视平线:就是与画者眼睛平行的水平线。灭点是指目力所极的的最远点,而灭线就是在圆周范围内所有灭点的集合。
11.【答案】D。解析:人文主义主张一切以人为本,反对神的权威。中国园林特别重视人与自然的亲和,称为自然式,欧洲园林则强调规则的几何图案,崇尚自然美。
12.【答案】C。解析:唐代越窑瓷器得到了进一步发展,青瓷制造达到了鼎盛。而白瓷在这一时期也达到了鼎盛,它的制作以河北的邢窑为最佳。邢窑与越窑齐名,因而有“南青北白”之说。
13.【答案】A。解析:《富春山居图》被誉为“画中之兰亭”,是元代著名书画家黄公望的名作。
14.【答案】A。解析:颞骨属于颅骨中的脑颅骨,共两块,左右各一。位于头颅两侧,并延至颅底,参与构成颅底和颅腔的侧部,形状不规则。骶骨由5块骶椎融合而成,分骶骨底、侧部、骶骨尖、盆面和背侧面,呈倒三角形,构成盆腔的后上壁,其下端为骶骨尖,与尾骨相关节,上端宽阔的底与第5腰椎联合形成腰骶角。锁骨为S状弯曲的细长骨,位于皮下,为颈与胸两部的分界,是上肢与躯干间唯一的骨性联系,维持肩关节在正常位置,增加上肢的活动范围和提高劳动效能。髌骨是人体最大的籽骨,位于股骨下端前面,在股四头肌腱内,上宽下尖,前面粗糙,后面为关节面,与股骨髌面相关节。
15.【答案】D。解析:通过“书法·篆刻”的学习,学生能够:
(1)积极参与书法或篆刻活动。
(2)恰当地使用书法或篆刻的术语,以自己的观点评论古今两件以上的书法作品或篆刻作品。
(3)识别三种以上的书体,例如楷书(颜体、柳体、欧体等)、行书、隶书等,或篆刻的风格特征,了解我国书法发展的基本轨迹及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4)初步掌握一种书体的书写规范或篆刻的一般技法,创作两件以上的书法或篆刻作品,表达自己的思想和个性。
(5)以多种形式大胆地展示和交流,用口头或书面的形式对自己和他人的书法作品或篆刻作品进行评价。
(6)在研究性学习之中,学会处理一个书法与其他学科相联系的问题。
16.【答案】C。
17.【答案】B。解析: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学习内容中根据自己的兴趣在印染、编织、刺绣、陶艺、装饰画等门类以及竹木、石、贝壳、金属、塑料和各种废旧物品等材质的工艺制作中选修一种或数种内容。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灵活选用身边的材料,运用各种工具和加工方法,根据功能和审美的要求,有创意地完成一件以上的设计作品或工艺作品。因此运用金属、草木、织物、废弃物等制作一条“有创意的龙”属于工艺模块内容。
18.【答案】A。解析:河北蔚县的戏剧人物剪纸属于民间艺人及文化,属于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9.【答案】D。
20.【答案】A。
21.【答案】A。解析:接受式学习是偏向于被动的学习,是教师主要讲授知识,学生接受知识,所以主要运用的就是讲授法,其好处是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系统的科学知识,弊端容易使学生产生依赖心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降低。
22.【答案】D。
23.【答案】B。
24.【答案】D。解析:D选项属于绘画·雕塑。
25.【答案】A。解析:《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第二部分课程目标第三点明确提出,学会通过多种渠道收集有关信息,认识美术活动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以及与自然、社会的联系;发展想象力,促进思维方式的灵活性和多样性,学会用美术的方式或结合其他方式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
26.【答案】D。解析:普通高中美术课程设置了以下五个内容系列,供学生自主选择:系列1:美术鉴赏;系列2:绘画·雕塑;系列3:设计·工艺;系列4:书法·篆刻;系列5:现代媒体艺术。
二、简答题
27.【答案】文人画亦称“士夫画”,中国画的一种,泛指中国封建社会中文人、士大夫所作之画,以别于民间画工和宫廷画院职业画家的绘画。带有文人情趣,流露着文人思想的中国传统绘画样式之一。文人画一般讲究“书卷气”,注重书法用笔,强调笔墨情趣,书写性的表现要求、追求气韵的审美标准以及超越视觉表象的文化精神,造就了文人画独特的艺术风貌。
28.【答案】
(1)高中美术教师要热爱美术教育事业。
只有真正热爱自己所教的学科,才会有兴趣钻研本学科的专业知识,不断提高教学水平,这一点也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教学成果。
(2)高中美术教师要具备美术专业水平与艺术修养。
美术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科,需要教师对美术专业的技能技法,美术理论,美术是美术学等专业知识有一个系统的了解和掌握,美术这门专业的可操作性很强,教师还应在工作之余多画画,要“拳不离手,曲不离口”。
(3)高中美术教师应该具备较高的美术教育教学水平。
美术专业水平与美术修养固然重要,但美术教育还要突出教学,也就是说在教学过程中拥有较高的教育教学水平,是重中之重,不容忽视的。
(4)高中美术教师应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作为美术教师,以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去引导学生,以科学的理念观念去感染学生,是我们进行美育过程中的重要一个组成部分。
(5)高中美术教师要努力做一个合格的综合性,全能性人才。
随着时代的脉搏,美术课程不断在改革创新,对于教师的专业素养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促使我们更加主动的学习,探索,实践,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和专业教育能力。当然,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是一个艰巨而又漫长的任务,它将直接影响到民族的振兴,祖国的发展,相信我们为之努力,一定会做得更好。
29.【答案】创设情境的教学方法能够再现视觉直观性,易于营造立体的鉴赏教学氛围,调动学生积极性,感染学生的情绪,强化学生的审美感受,激起他们丰富的想象和情感。高中美术教学中营造教学情境的常用方法有:
(1)借助故事或游戏创设情境。
(2)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情境。
(3)设置悬念创设情境。
(4)借助实物或图像创设情境。
30.【答案】(1)制订具有开放性的、能促进学生发展和改进教师教学的以及推进普通高中美术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指标。(2)提倡多主体评价。(3)注重表现性评价。(4)注重质性评价,提倡成长记录评定。(5)采用多种评价方式评价学生的美术作业,包括分数或等级、评语、等级与评语相结合、座谈、学生作品展示等方式。(6)建立促进美术教师成长的评价体系。(7)建立以美术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等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
三、案例分析题
31.【参考答案】
优点:(1)张老师运用了情境法、比较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展开教学,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同时也体现了课程标准中所倡导的运用多种方法进行美术鉴赏。
(2)张老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捣练图》时先展示了唐代的视频片段,引导学生从唐代的时代背景以及生活中的人物形象入手,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唐代的绘画作品,而且张老师从文化的角度观察和理解美术作品体现了美术课程标准中的核心素养。
缺点:(1)教学目标未达成,本课的教学目标为理解现实生活题材的作品风格并学习鉴赏的方法,而张老师未引导学生关注现实这一题材,也并未讲解鉴赏的方法。
(2)教学重点未突出,本课的重点为理解现实生活题材的作品风格,而张老师的教学并未突出这一题材。
(3)课程安排不够合理,张老师先播放歌曲《生活》又播放影视片段,联系性不够紧密并且课程的安排过于拖沓。而视频片段的讲解与《捣练图》之间的联系性不够紧密。
建议:(1)播放歌曲《生活》的同时展示相关的生活题材的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并引入课题。
在讲解《捣练图》作品时,引导学生结合视频片段分析作品的背景及其内容,理解现实生活这一题材,然后引导学生从人物的外貌、动态、衣着,画面的色彩、构图等方面进行分析,引导学生学习鉴赏的方法。
32.【参考答案】
(1)①高老师运用比较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将自然界中的风景照片与水彩画作品进行比较,便于学生发现并理解水彩画的技巧。
②高老师引导学生欣赏大量的水彩画作品,从大师的作品入手理解水彩画的技巧,锻炼了学生的鉴赏能力,同时体现了课程标准中图像识读的核心素养。
③教学的重难点不够突出,目标未达成。《水彩画》一课属于绘画模块,重点应为掌握水彩画的绘画方法并且能够合理的取景进行创作,而高老师并未讲解水彩画的技法及其取景方法。
④教学结构不够完整,教学安排不合理,本课属于绘画模块,学生需要通过创意实践掌握水彩画的绘画技巧,而高老师并未安排实践的环节。
(2)①高老师在出示自己绘制的绘画作品时,在引导学生发现水彩画技巧的同时示范相应的水彩画绘画技巧和取景的方法,突出本课的教学重点。
②减少对水彩画大师作品赏析的数量,并且在欣赏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分析作品中水彩画技巧的运用,掌握方法。
③设置实践环节,在学生取景后可以进行水彩画的练习,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四、教学设计题
33.【参考答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装饰画的概念、艺术特点,并且学会运用纸拼贴创作一幅装饰画。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描述、分析、比较、实践理解装饰画的作用及其特点并且创作一幅装饰画,提高造型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情感并养成善于观察的好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装饰画的特点及其创作方法。
难点:能够根据装饰画的特点创作一幅装饰画美化生活。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展示一个房间及其一些绘画作品包括装饰画、中国画、油画等,引导学生观察并从下面的绘画作品中选择一件作品装饰房间。
学生思考并回答,教师总结得出装饰画。
(二)新课教学
活动一:认识装饰画
1.提出问题:为什么大家都选择装饰画?什么是装饰画?
学生自学教材并回答,教师总结:装饰画从广义上是指器物装饰方面的绘画,狭义上则指装饰笔画、商业美术中的广告画等具有装饰风格的绘画。
2.展示一系列的装饰画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并思考:请为下面的几个房间选择合适的装饰画?说一说为什么这样选择?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总结装饰画与生活之间的关系。
活动二:理解装饰画
1.继续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作品的装饰美感体现在哪些方面?
学生交流探讨,教师总结:造型、色彩、构图。
2.展示装饰画作品,引导学生从造型、色彩、构图等方面分析探讨。
学生交流探讨,教师总结:色彩上比强烈;造型上追求概括、简化、统一单纯而有秩序的美感同时也追求夸张、变形、强调的个性装饰美感;构图上充分运用形式美法则。
活动三:示范装饰画
教师示范纸拼贴装饰画的创作步骤:
1.选用近似色彩色卡纸拓印、剪裁并粘贴。
2.手绘添加肌理与色彩效果。
(三)实践展评
1.布置活动要求:运用纸拼贴画的形式创作一幅装饰画。
2.学生创作,教师巡视辅导。
3.学生自愿展示作品,并从色彩、造型、构图等方面进行评价。
(四)小结作业
1.师生共同回顾装饰画的特点及其创作方法,并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
2.课后将作品装饰居室并搜集一些装饰画作品。
四、板书设计
赏心悦目 美术生活——装饰画
造型:概括、简化、统一;夸张、变形
色彩:对比、和谐
形式美:变化统一、和谐对比、对称均衡、比例尺度、节奏韵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