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忽略基础词汇
绝大多数考生认为,基础词汇(如 sheet 、 state、sort等)是初高中,乃至小学就已经学过的简单词汇,考研遇到这些词汇的概率极低,所以每每遇到基础词汇,便放任这些词的含义在脑袋里模糊不清,反而费尽心思去死记硬背那些所谓的长难词汇,这种想法是非常危险的。
首先,通过对近20年考研真题的整理与分析,不难发现词频较高的仍然是基础词汇,例如 state(状态、情况;陈述、声明)一词,在考研20年真题中共出现过162次,再如 sheet(薄片)一词,共出现过124次,所以相对于一开始就复习又长又难的核心词汇,考生应该先从基础词汇背起,夯实好基础,然后再背长难的核心词汇,效果会好很多。
其次,大部分单词都有前缀( prefix)、词根( root)与后缀 ( suffix),很多所谓的长难单词,其实只是在简单词汇的基础上,加上前后缀而产生的变体,例如考研必备词manufacture(制造),其在近20年考研真题中共出现过19次,单词乍一看别扭读起来又拗口,但如果将单词进行拆分,其实它只是在基础词汇fact(事实)料的前后,各加了前缀mam-“手”以及名词后缀-ure而形成的变体;再如考研高频词conservation(保存,保护)。
最后,一个英文单词可能有很多意思,一个初中甚至小学阶段就学过的基础词汇出现在考研英语中,试想—下,考查重点还会是它的基础词义吗?显然不是。基础词汇在考研英语中考查最多的是熟词生义与词义其在考研真题中共出现过9次,同样是在基础词汇serve(服务)的前后,加了前缀con-“一起"以及名词后缀-ation而形成的长难词汇。但是,对于绝大多数考生来说,背单词属于体力活,都奢望通过嘴巴重复加机械化手写记忆,在短时间内记住大量单词,而在这个过程中,从来不会在脑袋里搜索一遍,回忆一下这个单词是否与之前背过的基础词汇有关联。
辨析。例如 board,其在近20年真题中共出现过23次,初中阶段释义为“木板”,但在考研真题中,最常见释义为“董事会”,如2015年考研英语一text 3中的原句:He says he expects the board to“play primarily anadvisory role.”(他说他期望该董事会“主要扮演顾问角色”。)又如基础词汇due,其在考研真题中共出现过19次,大多数学生对due的认知仍停留在固定搭配 due to 上,但实际2014年考研英语一text 4第29题就考过due 的其他释义,原题目为...prevents lawyers from gaining due profits. (……阻止了律师获得应得的利润),此处due的释义为“合适的,应得的”。因此,重视对基础词汇的累积是背好考研词汇的前提条件。
二、集中记忆
对于“死磕”单词的考生来说,大多数会选择在早晨背单词,一背就是两三个小时,且在背单词的过程中,就真的只是在背单词,强行记忆单词的拼写。但从实际记忆效果来看,集中背单词,最终能真正记住的单词实则没有几个。长时间的枯燥记忆容易造成催眠效应,以至于在背单词的时候犯困或者心思神游,虽然嘴上在机械地重复单词拼写,但实际单词并没有在脑袋里留下印象。所以集中记忆单词,并不是一个理想的背单资词的方法。人体大脑能集中注意力的时间是有限的(一般在20~45分钟),所以建议考生在注意力能够集中的时间段来记忆单词,然后用若干个这样的时间段来替代整块时间,更能提高学习效率。
三、死记硬背
死记硬背,本身就是一种急功近利的投机行为。短时间的死记硬背,会给考生营造已经记住单词的假象,而将该单词实际放在文章中,便会产生一种“我背过,但我忘记了”的挫败感。此外,漫无目的的死记硬背,会将原本相像的单词记混,随之产生“张冠李戴”的尴尬,例如大多数考生分不清coperation(合作)和corporation(公司),perspective(观点)和prospective(有望的),persecute(迫害)和 prosecute(检举)。所以,拒绝死记硬背,尝试用以下几个方法来记忆单词可以事半动位资料。
第一,定期重复。人的记忆有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之分,短时记忆经过多次重复,就会变成长时记忆,所以,要定期重复已经背完的单词。例如,今天背完100个单词,第二天不要着急继续,用比前一天快一倍的速度把前一天的单词浏览一遍,再记忆第二天的单词,三四天以后再重复第一天的单词,以此类推。虽然这样做会影响背单词的速度,但能有效巩固已经背过的单词。
第二,记住单词的发音,比记住单词的拼写更容易,也更重要。记单词时多看看音标,很多单词的音标与单词本身很像,如representative /,repri 'zentotiv/,所以将单词的发音记住,并且多读几遍,一旦熟知单词的发音,记单词时就不需要一个字母一个字母地死记,且记忆效果也更持久。
第三,将单词与语境( context )相结合。人与人交往的最基本单位是句子而不是单词,只有知道单词的用法,才算真正掌握了单词。记住单词在某一语境中的用法,不但在写作时可以熟练写出正确的句子,而且可以举一反三,将此单词应用在其他相似语境中。所以建议考生通过真题文章的语境来记忆单词(最好有3000 以上的词汇量),或者遇到陌生单词,了解释义后自己创造一个语境,尤其可以在晦涩的单词后写上对应的例句,熟读例句。
第四,准备笔记本,记录背单词时遇到的易混淆单词或者背过四五遍却仍然记不住的晦涩单词,然后按第一条建议进行定期重复,巩固记忆。
四、忽视考频,对单词缺少优先级划分
大多数考生背单词时,总喜欢随手翻开一本词汇书,从第一页开始记忆,完全忽略考频的存在。考研单词数量虽多,但如果统计下考频,不难发现高频词汇每年都会出现。例如,根据单词在近20年真题中的出现频率,考生对以下单词的优先掌握顺序实则应该是executive(行政) 45 次,gap(分歧;缺口)34次,humanity(人性)20次,patriotic(爱国的)14次,kin(亲属)10次,flaw(缺点;裂痕)8次,hijack(劫持)7次,impulse(冲动)4次,dimension(规模)3次,surveillance(监视)2次。所以对照考频优先掌握高频词汇,新才能把时间花在刀刃上。建议考生对于考研近十年考试中考频超过10次的单词,最好优先学习,确保牢固掌握考过的词义和词组搭配。而考频低的单词,则以认识为主,这样才能在记忆单词时做到合理分配时间。
总而言之,单词记忆是个累积的过程,贯穿考生整个考研复习的全过程,非一朝一夕之功。只有正确掌握背单词的方法,坚持不懈,才能为自己奠定良好的考研复习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