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不要强行纠正孩子口吃
1~4岁的孩子口吃是正常现象。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发育行为儿科专家章依文指出,口吃有真假之分,5岁才是鉴别真性口吃的分水岭,如发现问题务必立即就医,不及时进行矫正可能会持续到成年。对口吃病没有特效药,需要家长更多耐心、倾听和鼓励。
口吃是儿童常见的一种语言障碍。人群中口吃发生率约1%,但5%的人在一生中都会有几个月的时间口吃。章依文指出,5岁前,很多孩子都会出现暂时性发育性语言不流利,特别是3岁的孩子,开始学会构造词句,但是他们的神经生理成熟程度还落后于情绪和智力活动所需要表达的内容。很多孩子口吃随着年龄的增长,就会慢慢消失。
语言障碍不仅严重影响儿童的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还将影响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并使注意力缺陷和学习困难等心理行为问题的发生率增加。章依文建议,家长要耐心地听孩子在讲什么,而不是听他怎么讲;对他讲话的内容作出反应,而不是对他的口吃作出反应。不要打断他的讲话,让他使用自己的词汇。与此同时,家长要保证每天至少花5分钟和孩子谈话,做到语速缓慢、语言简单、轻松愉快。另外,儿童最初语言学习主要靠模仿,因此家长本身要有很好的语言习惯。


儿童康复训练培训

自闭症发育迟缓培训班
XIBIZHENGKANGFU
情景化小组授课,巩固儿童社会融合能力:
教学对象:3-6岁准备上幼儿园的谱系、发育迟缓的儿童
课程模式:1对3小组授课
教学原理:教育心理学、应用行为分析
课程内容:核心训练儿童在集体环境下做、看、听、说、玩的能力来提升集体常规,共同注意力,社交技能,自我管理等的能力,每月定期的室内、户外学堂强化儿童社会融合能力
课程效果:帮助儿童提升集体意识,建立集体规则意识,学会遵守规则,理解约定俗成的生活常识,培养儿童入普园的前备技能

【环境创设】
结构化教学环境创设,调动儿童的视听感知觉。教学环境适合我们儿童的特点,采用结构化和功能区域划分,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媒体一体机、蒙氏教具等,调动儿童的视听感知觉,对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形象。
【实践教学】
丰富的主题教学活动、游戏户外,强化儿童社会融合能力。遵循儿童成长发展的规律,注重孩子动手实践的能力,通过各种丰富的主题教学活动、游戏、户外社会实践,让孩子所学的技能有效的运用和泛化



【阶段学习】

【教什么】:
培养儿童上幼儿园的前备技能,让儿童提前适应幼儿园的教学常规,提升集体能力。例如:安坐、排队、等待、集体环境下做、看、听、说的能力。
根据儿童能力分班教学,阶段式组织学习。
每阶段拥有明确的教学目标与学习内容,按班级制(根据儿童能力分班),每季度根据儿童的成长效果进行升班,直到大班目标完成。
父母不要强行纠正孩子口吃
朋友的儿子两岁了,突然出现了口吃,开始也没在意,以为小孩子故意这样说着玩,一段时间后,孩子说话还这样,就觉得不对劲了,孩子妈妈便老进行纠正。只要孩子说话一口吃,作母亲的心里就着急,越着急越纠正,孩子却越来越有烦,根本就不听,越纠正越严重,父母心里着急万分。
我一边安慰着朋友别着急,一边帮他分析。孩子两岁,活泼可爱,既调皮又很聪明。在这之前说话都是很正常。
口吃也叫说话结巴,多发生在2~5岁年龄段的小孩。其原因主要是由于这个时期的儿童,语言功能加速发展,对成人的语言理解能力也显著提高,好奇心强,有一种把自己的感受用说话表达出来的欲望。但他们又因为语言功能尚处在发育阶段,不够熟练,对事物的兴趣和认识远远超过语言能力。所以急于说话但又没有合适的词汇和准确的发音,常出现语音不流利、拖音、节律受阻或自主地重复等,这是发育阶段孩子经常发生的一种生理现象。家长不用太着急,一般不需什么治疗,随年龄、智力增长一般都可自愈。还有的孩子可能因为紧张心里也可致口吃发生,如突然改变环境,爱到惊吓或父母对孩子语言要求过严,孩子发音不准、说错话、说话不流利等,表现出急躁指责、催促或反复纠正,造成孩子心理过分紧张均可造成口吃出现。也可能是孩子好奇,模仿他人的口吃而自己也口吃。
要矫正孩子口吃,父母千万不可太着急,紧张心里一严重,容易在孩子讲话口吃时,粗暴地打断或指责、纠正,结果会越来越严重。当孩子出现口吃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父母要持耐心的态度,帮助孩子找出产生口吃的原因。如果家长大惊小怪地提醒或暗示孩子,甚至威吓孩子,这样做会加重口吃。家长应和颜悦色地倾听孩子的话,不要让孩子感到紧张不安,等孩子费力地讲完后,家长可慢慢地将话复述一遍,但不要逼孩子学说一次。也就是说家长对孩子口吃应采取宽容、平静、淡然的态度,而不要大惊小怪。
2。成年人不可嘲笑患儿,更不能用模仿取乐,以免加重孩子自卑心理。对精神紧张造成的习惯性口吃,要注意培养孩子有信心,勇敢、开朗,常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这也是纠正口吃的一个重要条件。
3。有的孩子口吃也是为了觉得好玩,或引起别人的注意。面对这类孩子,父母或大人最好能忽略孩子的感觉,在他故意说话口吃时,不要在意,可以逐渐淡化他对口吃的兴趣,时间一长,不知不觉就会消失。
4。对孩子进行适当的发音基本训练,不知不觉让患儿放松咽喉和嘴的肌肉,在与孩子交谈,陪孩子读书,讲故事的前提下,指导孩子朗读句子,如教具念简单的、朗朗上口的歌谣。先练短一些的句子,再练长一些的句子。注意形成从容不迫、有节奏、快慢适宜的语言习惯。
5。平时与患儿对话时,家长要做到语速放慢、句子改短、咬字清楚、音节分明。做好第一语言教育的好榜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