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自闭症儿童的行为训练
有些孩子精神上无任何异常,但却表现得孤僻、胆小、退缩,他们平时不愿去任何陌生地方,甚至不愿意跟父母走亲戚、逛公园等,宁可在家与玩具为伍,也不和小朋友一起玩耍交往,遇到陌生人则赶紧躲避,精神医学称之为儿童退缩行为。儿童退缩行为的产生与患儿心理素质、父母对孩子的态度以及环境影响有关。父母的过分溺爱和保护让孩子享受到种种优待,以致离不开亲人和家庭,觉得依偎在亲人身边才安全才满足,发展下去便形成了孤独、退缩的性格和行为,父母不良性格的影响也是导致孩子行为退缩的重要原因,这种孩子的家长有不少是性格失常者,甚至有的是酒精中毒、病态人格或精神病患者,他们的怪僻行为、变化不定的教育方法和不正常的家庭关系,会影响孩子,使孩子胆小、不合群、对任何事都缺乏热情,在陌生的环境中不知所措,行为发生退缩。当然也有遗传因素的影响。纠治儿童退缩行为,主要应放在教育和心理治疗上。首先要改变不正确的教育方法,不溺爱也不粗暴对待孩子,多鼓励他们参加社会活动和集体娱乐活动,让孩子建立起人际交往的自信心,如稍有进步应给予表扬、称赞。也可以让小朋友主动找他玩。父母则要多带孩子出来,开始时可能遭到拒绝,多次劝说便会有所进步,尝到接触社会的甜头后,孩子自然会自信心增加,甚至敢于独自外出了。对于教育效果差的顽固退缩行为的儿童,可在专科医生指导下服些药物辅助治疗,常用的药有丙咪嗪、阿密替林等。应当指出,有些早期精神病的儿童也有退缩行为的表现,如儿童精神分裂症、孤独症等,有的需要经验丰富的儿童精神科医生帮助鉴别。


儿童康复训练培训

自闭症发育迟缓培训班
XIBIZHENGKANGFU
情景化小组授课,巩固儿童社会融合能力:
教学对象:3-6岁准备上幼儿园的谱系、发育迟缓的儿童
课程模式:1对3小组授课
教学原理:教育心理学、应用行为分析
课程内容:核心训练儿童在集体环境下做、看、听、说、玩的能力来提升集体常规,共同注意力,社交技能,自我管理等的能力,每月定期的室内、户外学堂强化儿童社会融合能力
课程效果:帮助儿童提升集体意识,建立集体规则意识,学会遵守规则,理解约定俗成的生活常识,培养儿童入普园的前备技能

【环境创设】
结构化教学环境创设,调动儿童的视听感知觉。教学环境适合我们儿童的特点,采用结构化和功能区域划分,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媒体一体机、蒙氏教具等,调动儿童的视听感知觉,对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形象。
【实践教学】
丰富的主题教学活动、游戏户外,强化儿童社会融合能力。遵循儿童成长发展的规律,注重孩子动手实践的能力,通过各种丰富的主题教学活动、游戏、户外社会实践,让孩子所学的技能有效的运用和泛化



【阶段学习】

【教什么】:
培养儿童上幼儿园的前备技能,让儿童提前适应幼儿园的教学常规,提升集体能力。例如:安坐、排队、等待、集体环境下做、看、听、说的能力。
根据儿童能力分班教学,阶段式组织学习。
每阶段拥有明确的教学目标与学习内容,按班级制(根据儿童能力分班),每季度根据儿童的成长效果进行升班,直到大班目标完成。
对自闭症儿童的行为训练
| 一、关于自闭症儿童 自闭症又称儿童孤独症,最早是1938年由凯那(Kenner)提出的。他在一所医院看到一位独特的患儿,这是一位律师的5岁的儿子,他从2岁半起就好象生活在他独特的世界里。他不喜欢接触人,不和人来往。喜欢独自行动,旁若无人。他有惊人的词汇量,但不会与人进行对话,他常常把自己说成“你”,而把别人称作“我”;在游戏和活动兴趣上,他表现为对某种物体特殊的依恋,还表现出一种对某些物体安放位置保持固定的要求和特别的记忆,一旦有变就会感到不安和烦躁。凯那观察到的这位孩子就是典型的自闭症儿童,与我们今天所看到的自闭症孩子几乎没什么两样。 那么什么是自闭症呢?1990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有关小儿自闭症的诊断中,对自闭症的概念作了如下表述:自闭症是一种广泛性发育障碍的特殊类型,具有继发性的社会和情绪的问题,表现为接受性言语的特异发育障碍,同时伴有一些情绪、行动障碍和精神迟滞,3岁以前就有发育异常和障碍,有些症状虽与精神分裂症相似,但不是非常早期发病的精神分裂症。据有关研究,自闭症儿童70-80%伴有精神迟滞,而且智商在50以下的超过半数,但也有少数智能优秀者。其形成原因主要有遗传性疾病、妊娠期疾病、用药不当或是大脑半球机能障碍。 通过对自闭症儿童的观察,发现自闭症儿童虽然与精神障碍儿童、学习障碍儿童等有相似之处,但有其特性。主要表现为:(1)极端独立。对身边的事物、人和活动等的兴趣极为淡薄,或毫无兴趣。(2)言语异常。对语言的指示、刺激不能理解或无视,或重复同一言语,犹如鹦鹉学舌,但对机械音和特殊音响的刺激反应敏感。(3)固执。固执于特定的事物,对音乐、行为、事物的顺序、排列等习惯于重复、不能更改。(4)感觉、认识特异。对视觉、听觉、触觉过于敏锐或过于迟钝,常表现为讨厌、害怕、抵抗等。(5)细巧运动、粗大运动都不成熟,不灵巧。绘画和使用剪刀等有较大的困难。 自闭症儿童的这些特性给教学和训练带来了相当大的困难,由于他们的智商无法测定,人数又相当少,目前上海还没有专门招收自闭症儿童的学校,因此自闭症儿童只能进辅读学校与智力残疾学生一同上课,其实这对于他们的教育是较为不利的。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学校以生存教育为主要目的,采取了适合自闭症儿童发展的个别训练,并开展了一系列的尝试措施,比如:开展感觉综合训练,在走平衡木、钻山洞、爬滑板的过程中训练他们的感觉综合能力;利用中易心理辅导研究所设计的“聪明木脑袋”进行感知觉、注意力、记忆力的训练;开设资源教室,配备一对一训练教师对自闭症儿童进行一对一训练,做到以人为本,一人一教案;学校教师全员参与训练与教育;家长配合学校进行教育等等。这些措施的开展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孩子们来校以后,在各方面都有了显著的进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