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治疗儿童恐学症
经常有家长、学生、教师打电话、写信,或发电子邮件给本报,为孩子的学习困难问题寻求对策。那么为什么有的孩子总是读不好书,有的孩子会越学越差呢?为此我们就青少年常见的几大学习困难问题会诊,并提出对策。
学生学习困难不是单一原因的问题,不是一句这个学生不要读书就可以解答的。即便是困难的症状相同成因也是各不相同的。比如,同样两名数学极差生,一位可能是因轻微神经功能发育问题造成的;另一位可能是情绪情感问题造成的。就是轻微神经功能发育问题造成的也有不同的差异。举例说,一个孩子低级计算错误很多,漏写数、错写数,答案自然就错,这可能和他的注意品质有关;另一个孩子看数学题只注重题目中的数字、局部和细节,不注意题目中提供条件之间的关系,不能有效地获取题目中的信息,答案自然也错。
对刚刚起步读书的孩子来说,根本就不存在“不要读书”这样的属于价值观方面的问题。一二年级的小孩如果有学习困难并且表现在学习技能缺失上,大部分和生理(神经功能发育、体能状况)有关。
有的孩子因为不能安静地听课,考试成绩很差,老师要求带去医院查多动症;还有的孩子学不会阅读、默不出生字,写汉字老出问题,这些问题都可以归结为“学习障碍症”。
怎样判断孩子是否得了“学习障碍症”,可以用“三维诊断法”,即:从学生的生理现象(一般要追溯到生产时)、行为表现(如丢三落四、行为冲动等)、学习技能(如书写障碍、阅读困难等)。
对原发性学习困难的矫治应多管齐下。根据神经心理学、儿童发展心理学、教学认知心理学原理,家长、学生和教师可以尝试“五行”管理矫治法:医药管理(金)、行为管理(木)、学习管理(水)、情绪管理(火)、营养管理(土)。比如行为管理,就涉及到为班主任老师、任课老师、心理辅导员、家长各自设计一套对孩子的行为矫治方案。又如情绪管理,指导所有和这个孩子教育有关的成人需要掌握和这个孩子相处时的情绪反应对策。
如有的孩子并不一定有学习技能方面的问题,他们更常见的症状是看到难题就回避,作业量一大就放弃,学习效率很低,再加上老师、家长不停地指责,情绪也很糟,这在低年级学生中最常见。用“五行”管理的办法来矫治,只要坚持做,干预后的三四年会看到进步的效果,但不能操之过急。
并不是所有出生时有问题的孩子都有学习困难问题,但比例很高。如果孩子出生时没有问题,也没有智力问题,还得看看其他生理现象。比如遗尿症、头上有白头发、稍一运动大汗淋漓、睡眠障碍、脾胃过虚等都可能造成体能差、脑力弱。学习是需要足够的体力支撑的,体力不足脑力自然也不足,脑力不足,注意、记忆能力就下降,学习的基本条件差了,学习成绩自然就差了。


儿童康复训练培训

自闭症发育迟缓培训班
XIBIZHENGKANGFU
情景化小组授课,巩固儿童社会融合能力:
教学对象:3-6岁准备上幼儿园的谱系、发育迟缓的儿童
课程模式:1对3小组授课
教学原理:教育心理学、应用行为分析
课程内容:核心训练儿童在集体环境下做、看、听、说、玩的能力来提升集体常规,共同注意力,社交技能,自我管理等的能力,每月定期的室内、户外学堂强化儿童社会融合能力
课程效果:帮助儿童提升集体意识,建立集体规则意识,学会遵守规则,理解约定俗成的生活常识,培养儿童入普园的前备技能

【环境创设】
结构化教学环境创设,调动儿童的视听感知觉。教学环境适合我们儿童的特点,采用结构化和功能区域划分,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媒体一体机、蒙氏教具等,调动儿童的视听感知觉,对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形象。
【实践教学】
丰富的主题教学活动、游戏户外,强化儿童社会融合能力。遵循儿童成长发展的规律,注重孩子动手实践的能力,通过各种丰富的主题教学活动、游戏、户外社会实践,让孩子所学的技能有效的运用和泛化



【阶段学习】

【教什么】:
培养儿童上幼儿园的前备技能,让儿童提前适应幼儿园的教学常规,提升集体能力。例如:安坐、排队、等待、集体环境下做、看、听、说的能力。
根据儿童能力分班教学,阶段式组织学习。
每阶段拥有明确的教学目标与学习内容,按班级制(根据儿童能力分班),每季度根据儿童的成长效果进行升班,直到大班目标完成。
如何治疗儿童恐学症
“恐学症”是一种较为严重的儿童心理疾病,多见于7~12岁的小学生。由于学生害怕上学,害怕学习,具有恐惧心理,也称为学校恐怖症。
“恐学症”有三个特征
害怕上学,甚至公开表示拒绝上学。
2.发病期间,如果父母勉强患儿去上学,会使其焦虑加重,倘若父母同意暂时不去上学,则孩子焦虑马上缓解。
3.焦虑的症状表现为:心神不定、惶惶不安、面色苍白、全身出冷汗、心率加快、呼吸急促,甚至有呕吐、腹痛、尿频、便急等。
怎样治疗“恐学症” -方法
首先,要寻找孩子不肯上学的原因。当发现孩子不肯上学的现象时,家长应该与他们谈心,尽可能了解所有与他们上学有关的情况,要注意开导,不要采用简单的恐吓的方法迫使孩子去上学,以免加重孩子的心理创伤。当不肯上学的原因找到后,父母、老师、医生应共同制定一个治疗计划。这个计划应包括以下两点:
1.尽快设法使孩子回到学校去。假如不肯上学的孩子焦虑症明显,父母不要性急,应通知学校,取得老师的配合。然后,家长要耐心等待,并陪伴孩子,以消除或减轻其焦虑症状。开始时让孩子在学校呆一个小时也好,如果这步成功了,可将时间延长至2小时,再延长至半天,逐渐过渡到不陪孩子上学和让孩子独自去学校。每当孩子有进步时,应及时给予表扬和奖励。
2.帮助孩子克服恐惧心理。患学校恐怖症的孩子均有不同程度的焦虑症状,在找到原因后,要有针对性地请儿童心理医师进行心理治疗。
肌肉松弛疗法是帮助这类孩子克服恐惧心理、解除焦虑症状行之有效的方法。即当孩子接近学校门口时,反复做深呼吸,待全身肌肉渐渐放松之后,再进校门,以克服上学时产生的恐怖感和焦虑症状。
采用上述方法效果不明显时,可在医生的指导下,在短期内应用抗忧郁剂,如氯丙咪嗪、阿米替林、麦普替林,同时使用抗焦虑剂,如佳静安宝、舒乐安定,以消除或减轻患儿的症状。
如何防止“恐学症”,应注意以下几点:
1.家长和老师对胆小、细心、忧郁的孩子,不宜要求过于严格。
2.家长切勿对这类孩子期望值太高。期望值太高易使这些孩子在不良的性格基础上增加心理压力,促发学校恐怖症。
3.一旦发现孩子有学校恐怖症的迹象,即应及早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