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说话迟是自闭症吗?
1、视听感觉不良:不喜欢阅览,阅览时多字少字、写字颠倒次序。对别人的话听而不见,丢三落四,常常忘记教师说的话和作业;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好动,不喜欢和别人说话,记忆力差。平时家长喊他,他也不在意,以为那与自己无关。 2、触觉敏感过度:表现为简单严重,胆小怕事,不合群,孤僻,挑食偏食,惧怕陌生环境,咬手指,爱哭。脾气暴躁,不喜欢别人触摸。 3、触觉迟钝:反应慢,动作不灵敏,笨手笨脚,大脑分辩能力差。 4、本体感失调:方向感差,动作不协调,走路简单跌倒,不能像其他儿童那样会滚翻、骑车、跳绳和拍球等。不会系鞋带、扣纽扣、用筷子,手艺能力差。因为儿童总是忌惮身体怎么举动,手脚不灵敏,因而心情常常处于严重、焦虑状态,长期就会表现出自卑感。 5、前庭觉及平衡感失调:好动不安,注意力不集中,比一般儿童会给家长添麻烦。有的严重影响语言能力发展。干事和谐能力差,会让儿童对事物的爱好减少。 如果儿童有以上的表现,那么家长就该注意了,儿童要感统训练了。一般来说,以下几个年龄段是纠正感统失调的好时机: 0-3岁:儿童感觉统合基础训练阶段,也是感觉统合失调的防备阶段。 3-6岁:儿童感觉统合最佳训练阶段,也是感觉统合失调的治疗阶段。 6-13岁:儿童感觉统合重要训练阶段,这是感觉统合训练的矫正阶段。


儿童康复训练培训

自闭症发育迟缓培训班
XIBIZHENGKANGFU
情景化小组授课,巩固儿童社会融合能力:
教学对象:3-6岁准备上幼儿园的谱系、发育迟缓的儿童
课程模式:1对3小组授课
教学原理:教育心理学、应用行为分析
课程内容:核心训练儿童在集体环境下做、看、听、说、玩的能力来提升集体常规,共同注意力,社交技能,自我管理等的能力,每月定期的室内、户外学堂强化儿童社会融合能力
课程效果:帮助儿童提升集体意识,建立集体规则意识,学会遵守规则,理解约定俗成的生活常识,培养儿童入普园的前备技能

【环境创设】
结构化教学环境创设,调动儿童的视听感知觉。教学环境适合我们儿童的特点,采用结构化和功能区域划分,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媒体一体机、蒙氏教具等,调动儿童的视听感知觉,对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形象。
【实践教学】
丰富的主题教学活动、游戏户外,强化儿童社会融合能力。遵循儿童成长发展的规律,注重孩子动手实践的能力,通过各种丰富的主题教学活动、游戏、户外社会实践,让孩子所学的技能有效的运用和泛化



【阶段学习】

【教什么】:
培养儿童上幼儿园的前备技能,让儿童提前适应幼儿园的教学常规,提升集体能力。例如:安坐、排队、等待、集体环境下做、看、听、说的能力。
根据儿童能力分班教学,阶段式组织学习。
每阶段拥有明确的教学目标与学习内容,按班级制(根据儿童能力分班),每季度根据儿童的成长效果进行升班,直到大班目标完成。
孩子说话迟是自闭症吗?
孩子不开口,及早排除自闭症或许近年来,孩子不开口是自闭症患儿的显着标志。为此,家长都有过这样的担心,孩子说话慢,这正常吗?由此,专家指出,由于自闭症和言语发育缓慢都存在言语功能低下的特色,所以简单将自闭症误认为单纯性言语发育缓慢。 因为发病率较低,许多老年人没有见过自闭症患儿,但他们却传闻或亲眼见过说话慢但日后发育正常的孩子,因而很理所当然地认为孩子是说话晚,没啥联系,长大自然就好了。有的家长再三踌躇着不去治病,Z终拖到孩子言语发育年纪已过,错过了Z佳医治时期,导致患儿终身没有言语。 其次,儿童自闭症表现 1、言语妨碍 言语与沟通妨碍是自闭症的重要症状,是大多数儿童就诊的主要原因。患儿在2~3岁曾经有表达性言语,随着年纪增加逐步减少,乃至彻底损失,终身沉默不语或在极少数情况下使用有限的言语。他们对言语的感触和表达运用才能均存在某种程度的妨碍。 2、缺少和外界的沟通 正常的孩子都有和其他人沟通的愿望,而孤独症的孩子却很少与人沟通。并且关于他人发出的沟通信号,也经常置之不理。 3、只会自己一个人游戏 孤独症的孩子和其他孩子安排在一个屋子里。40多分钟后,明显看出,孤独症的孩子一直在单独游戏,并且和其他人保持着安全间隔。 4、板滞的重复行为 重复性行为是一种不适当行为,它包括了逼迫性观念、痉挛和持续症。很多孤独症家长发现自己的孩子总是再重复同一句话,这句话乃至成为了孩子在一段时间的口头禅。 5、对沟通失掉爱好 有些孤独症孩子会一直摇头,转圈,这种机械行为我们把它看做持续症。孩子之所以会呈现这些现象,是因为对现在的沟通失掉爱好,或许对现在的谈论论题过度兴奋。 Z后,自闭症康复中心来了解孩子自闭症特征 1、3天之前,没有特征。 2、3-10天:没有明显特征。 3、4-6周:常哭闹,但并不是由于有需求,如:饿了。 4、3-4个月:不笑或对外界逗引没有笑的反响,不认识父母。 5、6-7个月:对玩具不感爱好,他人要抱他时,不伸出手臂。举高时身体僵硬或松懈无力,不喜欢将头偎依在成人身上,没有喃喃自语。 6、10-12个月:对周围环境缺少爱好,独处时呈满意状。长期哭叫,常刻板行为(摇晃身体、击打物品等)。拿着玩具不会玩,仅仅重复某一固定动作。与母亲缺少目光对视。对其他人不能分辩,对声音刺激缺少反响(象耳聋),不必手指人或物品,不仿照动作,言语发育缓慢(发音单调,或不可思议的声音,不仿照发音,更没有有意义发声)。 7、21-24个月:睡觉不稳,有时乃至通宵不眠。不嚼东西,只吃流食或粥样食物。喜欢看固定不变的东西,有刻板的手部动作(如;旋转、翻动、击打、抓挠等)。肌肉松懈,常摔倒。缺少目光对视,看人时仅仅一扫而过即搬运别处。没有好奇感,对环境的改变感到不安或惧怕。或许呈现学舌,但缓慢,对词语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