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孤僻 不一定是小儿孤独症
有些孤独症儿童问题行为的目的是减轻和抵制由于疾病本身带来的痛苦与不适。在这种情况下,家长要怎样去做,才能帮助孩子?下面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孤独症孩子要怎么治疗。
1、在孩子表现不错时,家长忙于家务而忽视了对孩子的关注和与孩子的交往。
2、在孩子用行为问题如发脾气等来引起他人注意时,家长去批评孩子或者试图讲道理。孩子在情绪激烈时根本听不进去,反而满足了孩子对关注的需要,客观上助长了孩子的问题行为。
3、家长在使用上述方法后,看到孩子的行为如脾气发得更大,马上就让步。或者去安慰孩子,或者给孩子各种好吃、好玩的东西。孩子由此得到:只要闹下去,大人总会让步。问题行为持续的时间会更长、程度会更厉害。
孤独症孩子用问题行为来取得他人的关注,这本身表明孩子不会用恰当的交流方法来得到这些关注。教者应该训练孩子掌握使用功能性交流的技能。


儿童康复训练培训

自闭症发育迟缓培训班
XIBIZHENGKANGFU
情景化小组授课,巩固儿童社会融合能力:
教学对象:3-6岁准备上幼儿园的谱系、发育迟缓的儿童
课程模式:1对3小组授课
教学原理:教育心理学、应用行为分析
课程内容:核心训练儿童在集体环境下做、看、听、说、玩的能力来提升集体常规,共同注意力,社交技能,自我管理等的能力,每月定期的室内、户外学堂强化儿童社会融合能力
课程效果:帮助儿童提升集体意识,建立集体规则意识,学会遵守规则,理解约定俗成的生活常识,培养儿童入普园的前备技能

【环境创设】
结构化教学环境创设,调动儿童的视听感知觉。教学环境适合我们儿童的特点,采用结构化和功能区域划分,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媒体一体机、蒙氏教具等,调动儿童的视听感知觉,对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形象。
【实践教学】
丰富的主题教学活动、游戏户外,强化儿童社会融合能力。遵循儿童成长发展的规律,注重孩子动手实践的能力,通过各种丰富的主题教学活动、游戏、户外社会实践,让孩子所学的技能有效的运用和泛化



【阶段学习】

【教什么】:
培养儿童上幼儿园的前备技能,让儿童提前适应幼儿园的教学常规,提升集体能力。例如:安坐、排队、等待、集体环境下做、看、听、说的能力。
根据儿童能力分班教学,阶段式组织学习。
每阶段拥有明确的教学目标与学习内容,按班级制(根据儿童能力分班),每季度根据儿童的成长效果进行升班,直到大班目标完成。
性格孤僻 不一定是小儿孤独症
当代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和巨大的生活压力,已经影响到了少年儿童。儿童少年其精神障碍的发病率在逐渐增加,儿童孤独症则是其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儿童孤独症是一种广泛性发育障碍的亚型,以男孩多见,起病于婴幼儿期(通常在3岁以内),主要为不同程度的人际交往障碍、兴趣狭窄和行为方式刻板。
主要症状表现为:
1、言语交流存在质的损害,主要为语言运用功能的损害,尤其缺乏社交——情感的相互性应答交流,具体表现为不能应用已掌握的语言技能,不能在扮演和模仿游戏中正确地充当角色,在交谈中缺少应答或不能及时应答。言语表达缺乏灵活性,思维相对缺乏创造性和幻想性,对他人的语言或非语言性启示缺乏情绪反应,不能运用语调和语气的变化来适应交谈的气氛,同样也缺乏手势以强化或加重语气,因此其情感交流、行为交流,以及与社会场合之间的整合能力明显降低。
“目中无人”警示宝宝自闭症
2、兴趣狭窄和活动刻板、重复,坚持固定不变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患儿倾向于采用僵化刻板、墨守成规的方式应付各种日常活动,在新添活动、旧有习惯和游戏中都是如此。大多数患儿对闲暇的安排缺乏自发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工作中也难于运用概念作出决定(即使这些任务是他们力所能及的)。但可依恋某种少见的,通常是不柔软的物体,并可坚持某些无意义的特殊常规活动作为式动作。可能会刻板地专注于日期、路径或时间表,常有刻板动作,常对物品的无功能成分(如气味和质感)发生特殊兴趣,拒绝改变日常生活规律或个人环境的细微末节(如移动居室内的装饰品或家具)。
3、人际交往存在质的损害,尤其对他人的情感表达缺乏反应。不能根据社交场合调整自身的行为,不能利用社交信号适当整合对社会、情绪和行为的交流。
4、常出现其他一些非特异性障碍,如害怕、恐惧,睡眠和进食紊乱,发怒和攻击。自伤也较常见,伴有精神发育迟滞时尤其如此。约3/4的患儿伴有明显的精神发育迟滞,部分患儿在一般性智力落后的背景下具有某方面较好的能力。
诊断儿童孤独症的注意事项:
1、应强调病前没有正常发育期,在3岁以前已出现明显异常。
2、本障碍还以行为、兴趣和活动的局限、重复与刻板为特征,坚持固定不变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
3、社会功能受损,尤其人际交往存在质的损害,因此其情感交流、行为交流,以及与社会场合之间的整合能力明显降低。
性格孤僻 不一定是自闭症
4、孤独症的特征性缺陷随患儿年龄增长而有所改变,但这种缺陷一直延续到成年,使类似的问题表现更广泛,如社会功能、人际沟通和兴趣类型等。
5、除了在不同类型的广泛发育障碍(如不典型孤独症)之间相互鉴别外,还应注意排除特定感受性语言发育障碍继发的社交—情绪问题,以及伴有某些情绪、行为障碍的精神发育迟滞,发病极早的分裂症。
儿童少年期精神障碍如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将会影响孩子的正常生长发育,甚至今后的正常生活。因此家长们要加强精神健康方面的知识,对孩子的异常表现予以充分的重视。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将伤害降低到最小。如发现孩子有上述异常表现可向本站在线医生咨询,以进一步确定孩子的精神健康状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