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江儿童自闭症语言发育迟缓康复训练培训,处理孩子行为问题的原则

怒江儿童自闭症语言发育迟缓康复训练培训,处理孩子行为问题的原则
孤独症儿童

村长的话:所有小朋友都有顽皮的时候,例如故意不遵行指示、 大吵大闹、骚扰别人......等,老师和家长如何处理这些行为问题呢?教育心理学家招丽仪女士为大家提供处理孩子行为问题的贴士,让各位参考。

本校训育组于1998/99年做了一个有关学生行为问题的调查,结果发现一般家长所关注的五种学生行为问题分别是:(1) 故意不遵行指示;(2) 大吵大闹;(3) 骚扰别人;(4) 不断地重复说话;和(5) 破坏物件。如果我们尝试把这五种行为分类,便发觉除了(4)不断地重复说话以外,其余四项是一个人在发脾气时所出现的行为模式,由最初的不与别人合作,以致最具破坏力的把对象损毁。要减少这些不适当行为,我们要留意以下数点: 一. 找出孩子发脾气或不合作的原因 当孩子不听话时,我们会重复要求孩子「听话」,或用身体语言来加强指示,例如拉孩子一把、拍一拍孩子的肩膊等,甚至可能拿走孩子正在把玩的玩具等。然而要是我们单独集中在行为问题,而忽略了孩子发脾气的原因,我们很快便发觉孩子的某一不当行为减少了,但另一不当行为却出现。这时,我们便好像消防员救火一般,「到处扑来扑去」了。 简单而言,孩子发脾气的原因有三个: 1. 身体不适或感到不安 家长应细心观察,要是孩子真的身体不适,应尽快为他们延医诊治;要是发现孩子是一下子不适应新环境,应先给予安全感,例如轻抱他们或轻抚他们的肩背,并同时简约描述新环境的特点与要求。 2. 不明白成人的指示及不懂得表达 在平日的生活中,加强孩子的沟通训练,或利用辅助工具(相片、图片或简单字词),让孩子多明白成人的要求和学习表达自己。 3. 自己喜欢做的活动给终止 孩子是要预先知道自己的生活节奏和程序才有安全感的,特别是有自闭症倾向的孩子,他们对于一下子的改变是很难适应。因此,我们要预先让孩子知道活动时间及安排。要是他们对时间和说话并不理解,我们可尝试用闹钟来提示活动结束。 二. 奖罚并用为行为定下界限对于孩子不当行为,我们会直接干涉,要求他们立刻停止顽劣行为。但家长同时也要重复要求,使孩子知道怎样的表现才获父母接受,必要时,家长也需告诉孩子不当行为的后果(包括自然后果及惩罚)。对于孩子稍为合作的行为,家长宜以温和语调、微笑或轻抚等反应来让孩子知道自己的表现是正确的。 至于(4) 孩子不断重复说话的行为模式,可分为两类:(1) 一种是重复告诉家长一些事情或对象; (2) 另一种是不断重复说一些不对题及无意义的话。 第一种行为可能由于孩子对于事情或对象有一些情绪反应,例如开心、不喜欢、愤怒等却不能表达,因此便不断提及此事物。家长可多些向孩子讲述有关事物,并引导他们把自己的情绪说出来。 若孩子出现第二种说话模式,家长可提示孩子要返回正题,或以一些他们喜欢的活动来分散他们的注意力。

查看更多...

儿童康复训练培训

自闭症发育迟缓培训班

XIBIZHENGKANGFU

情景化小组授课,巩固儿童社会融合能力:

教学对象:3-6岁准备上幼儿园的谱系、发育迟缓的儿童

课程模式:1对3小组授课

教学原理:教育心理学、应用行为分析

课程内容:核心训练儿童在集体环境下做、看、听、说、玩的能力来提升集体常规,共同注意力,社交技能,自我管理等的能力,每月定期的室内、户外学堂强化儿童社会融合能力

课程效果:帮助儿童提升集体意识,建立集体规则意识,学会遵守规则,理解约定俗成的生活常识,培养儿童入普园的前备技能

【环境创设】

结构化教学环境创设,调动儿童的视听感知觉。教学环境适合我们儿童的特点,采用结构化和功能区域划分,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媒体一体机、蒙氏教具等,调动儿童的视听感知觉,对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形象。

【实践教学】

丰富的主题教学活动、游戏户外,强化儿童社会融合能力。遵循儿童成长发展的规律,注重孩子动手实践的能力,通过各种丰富的主题教学活动、游戏、户外社会实践,让孩子所学的技能有效的运用和泛化

【阶段学习】

【教什么】:

培养儿童上幼儿园的前备技能,让儿童提前适应幼儿园的教学常规,提升集体能力。例如:安坐、排队、等待、集体环境下做、看、听、说的能力。

根据儿童能力分班教学,阶段式组织学习。

每阶段拥有明确的教学目标与学习内容,按班级制(根据儿童能力分班),每季度根据儿童的成长效果进行升班,直到大班目标完成。

孤独症儿童

  对于富有洞察力的父母来说,孤独症的迹象在孩子30个月大之前便表现出来了。孩子可能对自己被抱起来、对搂抱表现得毫无兴趣。他可能是一个那种所谓的“乖”宝宝,躺着不动,很少哭,睡觉时间很长。间或可能会有一阵无明显原因的尖叫。照传统的看法,接下来会出现深度的说话障碍——单个单词的发音可能会推迟至5到6岁:通常会被错误地诊断为耳聋。一名孤独症儿童往往表现得没有能力与成人,甚至是其他儿童相处;他更为喜爱玩具,而不是人。这样的儿童习性刻板,厌恶别人的凝视,在任何情况下都少有面部表情。不同的孩子会表现出孤独症的不同方面,所以这是一种难以确定的综合症。但这里有一些与孤独症有关的普遍特点。   孤独症是一种艰难的终生性精神残疾。人们不认为它是由情感创伤造成的,它可能与包括智力迟钝的其他障碍一同发生。受其影响的男孩数4倍于女孩。有孤独症孩子的父母并不冷漠;他们与任何其他人一样热情,富有爱心。大约10000人中有4至5人患有传统意义上的孤独症,大约10000人中有15至20人有着类似孤独症的情况——他们都需要理解与支持。   孤独症的问题是交流受到了抑制。患孤独症的孩子表现出与他们的年龄不相称的行为,例如:在10岁时像3岁的孩子那样发脾气。孤独症不仅减少了语言交流,而且减少了交流的各个方面,所以孤独症儿童无法识别或了解面部表情、手势或不同的语调——这些都是与他人相处时必不可少的日常构成部分。   患孤独症的儿童会经历不同的阶段。在2至5岁之间,由于过于活跃,其行为会难以控制。接着,在6至12岁之间,在社交技巧和行为上会有一些改进,但在十几和二十几岁时,早期的问题会再次出现。随着他们的成长,患孤独症的儿童确实会变得更能意识到他人的存在,变得易受他人影响,特别是跟家庭成员和朋友在一起的时候。   每100个患孤独症的儿童中,5至10人将成长为独立的成人,25至30人会取得好的进展,但仍然需要支持与指导,而其他的,很不幸,严重的残疾将持续下去,他们不得不依赖于他人。   辅助措施  确诊你的孩子患了孤独症是一个令人痛苦的创伤,因为你会仿佛觉得失去了你的孩子,当然,你可能已经失去了你原先认为你所拥有的孩子。 然而,通过适当的照顾与教育,患有孤独症的人可以得到帮助,并尽量尊严而独立地度过一生。指导、帮助与支持的一个主要来源是全国孤独症协会。它出版一系列有关孤独症与教育的文献,帮助你照顾患孤独症的孩子;它组织会议和日间课程,使你了解最新的教育理论;它帮助你与特殊的顾问、学校,以及你那个地区里其他可以与你分担问题的人们取得联系。   如果你的孩子在12岁时能够进人一所正常的学校学习,他的孤立感将得以减轻,生活将不再那么无望。而对大约一半的儿童来说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   不过,还有新的特殊学校。在那儿,他们相信一种涉及群体活动的日常治疗哲学。治疗涉及强调音乐、戏剧及游戏的群体活动,并且有一种针对进步、成绩的奖励体系,以及许多其他的疗法、计划和疗程。有关所有这一切的信息都可以从全国孤独症协会得到。   “控制疗法”是应用于孤独症儿童的一种技术,向教授、实践控制疗法的组织进行咨询是很值得的。在控制疗法中,一名家长要强有力地抱紧她的孩子,不顾任何哭闹、尖叫、踢蹬和挣扎,最终孩子会安静下来。这可能会需要一个小时的时间,这期间父母会感到筋疲力尽;但结束时在你和你的孩子之间会有一个有益的阶段,充满了关爱、深情、温柔、亲切和感动,因为孩子学会了对你作出反应,与你相处,并且显然在给予和接受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