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不良行为的方法——白天问题二
“我要、我要、我要”
有些孩子一天到晚对爸爸妈妈喊“我要、我要、我要”。他们说要什么就得马上得到,如果父母不答应,他们就会躺倒在地上又是蹬腿又是哭叫,直到父母满足了他的要求才算罢休。尽管“获取”是人的一种天性,但如果你对孩子的要求一味让步,孩子对你的请求很快就会变成要求和命令。因此,你要了解孩子的需要,认真考虑后再决定是否答应他的要求。如果你的决定是“不行”,那就是“不行”,而不是“可能不行”。但如果孩子的要求合理,你又能够办到,那就应该答应孩子的要求。不加区别地一味拒绝或一味迁就都会产生不好的作用。 要想解决孩子要东西的问题,你必须学会想拒绝孩子时就坚决拒绝,而且绝不改口。做到这点并不容易,尤其是那些平时工作很忙,和孩子在一起时间很少的父母。但是,你必须这样做。 改变你自己的做法:不论孩子的习惯是怎样形成的,你首先要改变你的以往纵容孩子的做法。 ●统一口径。家里所有的人,包括保姆、爷爷、奶奶都必须保持一致。没有比爷爷说一句:“让孩子吃糖吧”更能促使孩子大发脾气的做法了。你必须要求大家和你的态度一致。如果有人不愿意或做不到这点,你可能不得不让他们和孩子分开一段时间。这样孩子会意识到爸爸妈妈的做法和爷爷奶奶不同。 ●多给孩子一些时间。如果父母们总是用送给孩子礼物的方式作为他们不能经常同孩子在一起的补偿,或他们习惯用这种方式表达他们对孩子的歉意或喜爱,那么,孩子很快就会养成不把向父母要东西或提条件当回事的习惯。你应该用尽可能多的时间同孩子在一起的做法代替送孩子礼物。平时多关心孩子,即使他没有向你要东西或提条件,你也要多腾出一些时间给孩子,无条件地爱他、关心他。此外,还应定出专门陪孩子的固定时间,如孩子睡觉前的时间是孩子同你在一起的时间。你给他讲故事,做游戏,有时就是闲谈一会儿也可以。让孩子意识到你非常爱他。 制定计划:在改变孩子的习惯前,你首先要改变自己的做法 ●事先做好精神准备。无论孩子在什么地方向你大吵“我要、我要、我要”,你都要能够从容应付。开始时先不要在公共场所拒绝孩子的要求,因为你可能会被孩子的哭闹弄得很狼狈。为了让孩子了解到你说话确实是算数的,你可以先在家里做给孩子看。下一次,你在带孩子去商店以前,对孩子讲清楚你只买列在购物单上的东西,他可以要一两种他喜欢吃的东西,你把它们也写在单子上,你在路上要不断地对他的合作进行表扬。 ●说到做到。进商店之前,再向孩子重申一遍你的要求,只买购物单上的东西。如果孩子要喝饮料,而你人他并不十分渴,你就找些理由拒绝他,话说出口后就不要再改口, ●随时告诉孩子你的决定,让他知道他能要什么,不能要什么。如果孩子在饭前要吃小甜饼,你就简单明了地说:“我们马上就要吃饭了,饭前不能吃小甜饼,晚饭后你可以吃一块。”口气温和但不容分辩。 ●不要让步。一旦你告诉孩子你的决定,就要坚持住。即使他又哭又闹也不要可怜他。这是一个关键时刻,你一定不能动摇,因为这对你是一种很重要的学习,这时,只要你想一下你让步只会进一步助长孩子利用哭闹要东西的习惯,你就能够坚持下去。 ●表扬。在你拒绝孩子的不合理要求和训练他学会等待的同时,一定要注意多表扬孩子,尤其是当孩子能够好好地接受“不”字时。有时候,你可以主动送给孩子一件他梦寐以求的东西,让他欣喜一番,但不要经常这样做。否则,他又会总是希望得到礼物,于是一切又旧态复萌。 解决孩子在公共场合要东西的问题:你的意志是纠正孩子在公共场合哭闹着要东西的坏习惯的最好办法。


儿童康复训练培训

自闭症发育迟缓培训班
XIBIZHENGKANGFU
情景化小组授课,巩固儿童社会融合能力:
教学对象:3-6岁准备上幼儿园的谱系、发育迟缓的儿童
课程模式:1对3小组授课
教学原理:教育心理学、应用行为分析
课程内容:核心训练儿童在集体环境下做、看、听、说、玩的能力来提升集体常规,共同注意力,社交技能,自我管理等的能力,每月定期的室内、户外学堂强化儿童社会融合能力
课程效果:帮助儿童提升集体意识,建立集体规则意识,学会遵守规则,理解约定俗成的生活常识,培养儿童入普园的前备技能

【环境创设】
结构化教学环境创设,调动儿童的视听感知觉。教学环境适合我们儿童的特点,采用结构化和功能区域划分,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媒体一体机、蒙氏教具等,调动儿童的视听感知觉,对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形象。
【实践教学】
丰富的主题教学活动、游戏户外,强化儿童社会融合能力。遵循儿童成长发展的规律,注重孩子动手实践的能力,通过各种丰富的主题教学活动、游戏、户外社会实践,让孩子所学的技能有效的运用和泛化



【阶段学习】

【教什么】:
培养儿童上幼儿园的前备技能,让儿童提前适应幼儿园的教学常规,提升集体能力。例如:安坐、排队、等待、集体环境下做、看、听、说的能力。
根据儿童能力分班教学,阶段式组织学习。
每阶段拥有明确的教学目标与学习内容,按班级制(根据儿童能力分班),每季度根据儿童的成长效果进行升班,直到大班目标完成。
解决不良行为的方法——白天问题二
坐不住
学会安静地坐着对小孩子来说是最难的一课。即使只让他坐上几分钟都会感到很难熬。小孩子必须能够理解父母所说的“好好坐着”究竟是什么意思,而父母也不能对孩子的要求太高。但是即使是年龄很小的孩子也可以通过训练学会在饭桌前、候诊室及其他场合坐上很长的时间。 下面介绍一些训练孩子学会安静等待的方法。 ●打拍子的训练法。如果你的孩子1岁左右,你把他放在椅子上坐好,告诉他你要看他能否在你数数时安静地坐着。你用手比划着数到5,然后你为孩子能好好地坐着鼓掌,并抱抱他,让他在地上跑一会在继续练习。这一次,你可以数到10或更多一些,并再次鼓掌和拥抱。这样就可以逐渐延长孩子训练时坐着的时间,而你的兴高采烈则可以使孩子感到成功的快乐。 ●“我是木头人”游戏。和孩子面对面坐好,让孩子把手放在膝盖上,孩子当然可以呼吸,但他必须像木头人那样一动不动,甚至动动手指、耸耸鼻子也不行。练习之后,孩子可以保持1分钟不动,有些孩子甚至可以坚持5分钟或更长时间。每隔几天做一次这个游戏,它可以锻炼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一定要表扬孩子的每一微小的进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