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二道区儿童孤独症、语言障碍训练机构,自闭症执行困难理论 Executive Dysfuncti

长春二道区儿童孤独症、语言障碍训练机构,自闭症执行困难理论 Executive Dysfuncti
家长应谨防孩子得上恋物癖

什么是「执行困难」?(Hughes, Russell, & Robins, 1994)最简单来说,是不能从目前的处境中抽离,也不能跟随个人的思考模式来行动。在想法解读 (Theory of Mind) 的错误想法 (false belief) 测试中,它指知觉上不能摆脱对象在当眼位置的影响,因而选择了一个最明显但也是错的答案。什么和执行职能 (executive functioning) 有关?目前对执行职能所包括的能力并无定论,一般认为应有下列:1. 组成抽象概念;2. 订立具弹性的行动方案;3. 维持集中的注意力和思考力;4. 快速地抽取有关资料;5. 进行某项工作当中的自我监控和修正;6. 抑制冲动的反应。参考Hughes & Russell (1993) 的测试内容,可有更好的了解:小窗测试在这项测试中,小孩可从一个小窗观看两个箱子的内部,他需要指向他挑选的那个箱子。假如他指向那个没有放糖的箱子,就可赢得一粒糖。如他指向有糖的箱子,就不会有糖的奖赏。另一种测试是加进一位对手,对手会打开小孩曾经指向的箱子,如果里面有糖,就归对手所有。这项测试的关键是要小孩骗倒对手,他方可得到奖赏。测试结果显示自闭症儿童不管有没有对手,他的成绩都很差。(以上见于Happ F. (1994). Autism. 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P.54)威斯康辛卡片分类测试 - 「执行困难」理论的最有力测试这项测试目的是量度接受测试人士随口头指示改变分类基准的灵活性。先让接受测试人士看4张分为不同颜色、外形、或号码的卡片,然后请他开始为128张卡片分类。测试员不会告诉他怎样分,只在他每迭好一张卡片后告诉他做得正确不正确。他对10张卡片后,测试员会告诉他改用另一种分类基准,如此类推,直至迭完128张卡片为止。这个测试统计三项分数:1. 完成分类的数目;2. 正确的分类卡数;3. 因为用上一个分类基准而错误的卡片数目。自闭症人士的第三项分数比一般人都低。(Heaton, Chelune, Talley, Kay, & Curtis, 1993)学者 (Fein, D. et.al. Executive Functioning in High-functioning Children with autism. Journal of Child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 Vol.42, Bo.2, pp.261-270, 2001) 对「执行困难」理论的研究结果:1. 自闭症人士只有某些执行职能受损,最明显的是重复地犯同样的错误,在一些困难的作业尤其常见。自闭症人士特别倾向于知道错还是继续错下去,遇到困难的作业,很难改变思考模式。2. 计划能力有问题。「执行困难」与重复犯错不清楚是否存在因果关系,也许重复犯错反映了自闭症的基本问题。「执行困难」与前额叶受损的关系(以下见于Ozonoff, S. (1995) Executive Functions in Autism. Learning and Cognition in Autism. New York: Plenum Press)脑前额叶受伤病人的表现:1. 重复、无意义的行为或说话;2. 难以抑制某些熟习或易有的反应;3. 不适当地重复某些旧的想法或行动;4. 编订计划能力不足;5. 在处理数据方面,只注意数据的某个单一部分、或难以合零星数据、或不能同时兼顾来自不同渠道的数据、或不能适当地运用已知的数据。 自闭症人士相似的行为:1. 僵化、欠缺弹性的行为;2. 因环境的轻微改变而感到不安;3. 坚持完全遵循惯例的每个细节;4. 只对某偏狭嗜好有兴趣或不停重复某个刻板的行为;5. 行为冲动、难以抑制实时的反应;6. 难以运用大量储存的数据;7. 只能针对细节而不顾及整体。脑前额叶包括的能力:1. 构思一个想法 (如计划、大纲、反应模式),并用之来完成某项工作。在一个策略不适用时,可以转换其它反应模式;2. 调校社交行为、情绪反应和社交谈话。由于后者,脑前额叶受损因而可解释自闭症社交方面的障碍。以脑前额叶受损解释自闭症的局限:1. 为什么前额叶早期受损的儿童没有自闭症?前额叶功能不足只是一个必须条件,而不是造成自闭症的充分条件,加入了其它认知的障碍或神经的功能不足才会引发自闭症的征状。2. 有些由想法指导行动的能力,见于譬如‘对象恒在’ (object permanence: Morgan, Cutrer, Coplin, & Rodrigue, 1989)‘错的照片’(false photographs tasks: Leslie & Thaiss, 1992) 等等测试,测试员以为它们会因前额叶受损而受到影响 可是并不如此。3. 因前额叶引致的认知能力受损,也见于过度活跃症,行为失调问题等。执行困难障碍和自闭症究竟有什么特别的关连?「执行困难」理论的内容有很多争议性的地方,如 有自闭症人士并无抑制能力方面的问题; 有自闭症人士并无短期记忆 (working memory) 的问题; 有自闭症人士并非不明白曾经存在的事物 (比对目前的现实较不明显); 「执行困难」理论作为失调症的界准不够明显,因其它如过度活跃症、精神分裂、妄想强迫症也有这问题; 它始终不足以解释社交障碍不存在其它有执行困难问题的失调症而只存在于自闭症。学者Simon Baron-Cohen 对「执行困难」理论的意见Baron-Cohen, S. (draft 4th May 2001). The exact mind: Empathising and systemizing in autism spectrum conditions? To appear in Goswami, U, (ed) Handbook of Cognitive Development. Blackwell:Oxford (in press)直至目前为止,从认知角度去解释自闭症的重复性行为、喜欢遵循惯例与坚持一成不变等习性,只有「执行困难」理论。(Ozonoff, Rogers, Farnham & Pennington, 1994; Pennington et al., 1997: Russell, 1997b)虽然「执行困难」理论有可能导致刻板行为,但也有亚士保加症 (Asperger Syndrome)人士并无执行困难征状,他们对系统有良好的概念,却在感情代入方面能力不足。由此可见,「执行困难」不可能是自闭症的主要征状。「执行困难」理论亦向来忽略了重复性行为的内容。相对来说,感情代入(empathizing)/系统建立(systemizing)理论却指出自闭症儿童对机械或其它系统的沉迷,是基于它们拥有一些可知的规律,它可能显示自闭症儿童完整甚或发展良好的普通物理常识。

查看更多...

自闭症认知康复课程

教学对象:自闭症谱系、发育迟缓等存在认知发展障碍,需要进行干预训练的2-6周岁儿童。
课程模式:30分钟一对一
教学原理:应用行为分析学
课程内容:前备技能、语言理解、逻辑概念、词汇运用、句型表达、语言组织六大目标,分三个阶段训练提升儿童的命名能力、听者技能、语言组织及逻辑思维能力

课程效果:

①前备技能促进学习技能
②认知理解促进听者反应技能
③300组词汇促进表达能力
④语言理解促进社交沟通能力

其他

1

课程总理念:

通过一对一针对性强化训练,快速有效提升儿童感知觉及大小肌肉发展、言语能力、认知理解能力、互动游戏能力,再经学前预备班干预,提升儿童在集体环境中学习的能力,与同伴之间的社交沟通能力,培养儿童上幼儿园的前备技能,帮助儿童能更顺利融入校园。

2

课程设置原理:

透过感觉系统的发展成熟诱发身体动作的发展,身体动作发展进而逐步延伸出语言,语言学习打开认知,认知能力又逐步内化产生心理情绪,心理情绪的应用形成了社交技能,社交技能的提升,最终实现社会环境的正常融入。

家长应谨防孩子得上恋物癖

大洋网讯据信息时报报道,今年已经读二年级的小美每天晚上睡觉都要抱着她的玩具狗,平时在家吃饭、看电视都要跟她的“爱狗”粘在一块儿,尽管玩具狗已经越来越旧、越来越烂,可小美依然不肯离手。父母开始以为她是在撒娇,但后来发现女儿的习惯竟怎么也改不掉。小美的父母担心这样下去对小美的成长不利,便去请教医生。医生却解释说,这是因为孩子与父母沟通太少、亲热不够所致的“恋物癖”。放不下,离不开“情不自禁”近病态据介绍,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儿童早期教育科经常会接到像小美这样的小病人。这些小“恋物癖”们从三四岁到十一二岁的都有。他们有的身边少了玩具熊就哇哇大哭,有的不嗅着浴巾就没法入睡,有的枕边少了发黄的玩具小白兔就不睡觉。小美的妈妈担心地告诉医生,“女儿的玩具狗是4年前过生日的时候她外婆送的,当时小狗很漂亮,她就整天抱着玩。女儿和我们分房间睡后,我们也就让她和小狗在一起有个伴。但没想到,如今她都9岁了,还是离不开她的那只面目全非的玩具狗!开始我跟他爸以为她这样是撒娇,可后来发现她真的有点‘情不自禁’,真担心她这样下去会有什么问题。”   接触少,爱抚少孩子对浴巾玩具上瘾   为此,该院儿童早期教育专家指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市民的住房条件也越来越好,很多家庭的孩子都被单独安排在一个房间。白天父母上班,跟孩子接触的时间少,晚上除了吃饭看电视之外也少有“亲热”,这样导致父母与孩子之间缺乏沟通,使孩子缺少亲情的“滋养”,往往使一些儿童转移他们的感情投入方向,慢慢形成恋物癖好。据介绍,使他们上瘾的往往是生活中与其接触较多的物品,如用惯的浴巾、父母的睡衣等日用品,还有手枪、动物等玩具。   易忧郁,爱退缩恋物癖属轻微孤独症   专家告诉记者,儿童的“恋物癖”属轻微孤独症表现症状之一,发展下去,重者会形成孩子敏感退缩、忧郁脆弱的性格,父母应对此有所警觉。为了防止孩子出现这样的倾向,专家建议父母增加与子女相处的时间,多用亲情和孩子沟通,一般来说不提倡过早地给孩子安排独立的“单人间”。对有此倾向的孩子,父母要增加感情投入,除了用亲情沟通外,可以多准备几个“迁移载体”,使他们无法对恋物“专情”。记者 严艳大洋网